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糖尿病

首页 > 内科 > 糖尿病 > 预防 > 正文

远离糖尿病不是梦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29日

糖尿病是一种发病率极高的病症,可以说是现代生活方式病,尤其容易发生在四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人们已经认识到这种病症的隐蔽性、危害性、以及高死亡率的不可控制,于是很多人都想去医院做糖尿病的检查,查什么?怎么查?糖尿病筛查从这里做起:

1、尿糖:这是简单、最常用的方法,但由于漏诊、误诊率都很高,现已不做首要线筛查手段。

2、静脉血糖:目前最公认推荐的筛查方法。一般有空腹静脉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但是不要忘记还要做餐后血糖检查为好。

3、手指血糖:优点是数秒钟至一分钟内即可知道结果,但由于准确性相对较差,因为手指的末梢血,是动静脉的混合血液,所以检查结果只能供参考,不过这种检查,可用于大规模人群筛查,以便提高效率。

提醒糖化血红蛋白也被认为是筛查手段,但需同时加上空腹静脉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检测,供有条件者或病情确实需要者选用。

如果年龄≧45岁,每3年接受一次筛查,如有上述其它特征,应更频繁的定期接受筛查。为什么要是筛查“潜藏”糖尿病?

首先,要了解“糖尿病前期”。糖尿病的发展是一个非常缓慢、渐进的过程。通常在真正诊断为糖尿病时,患者实际上往往已经经历了10年左右的慢性高血糖损害,一些慢性并发症甚至已经形成。因此,对于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筛查不仅在于尽早发现糖尿病患者,还在于尽早发现糖尿病前期患者,并给予及时治疗。其次,要进一步了解“糖尿病高危人群”,对于“糖尿病高危人群”,我们至少还要形成两点进一步的认识。

1、凡属于“高危人群”者,都很有可能“潜藏”着糖尿病。因此要对高危人群“筛查糖尿病”,从而早发现、早治疗。

2、“高危人群”中也有很多人目前还没有糖尿病,但是他们将来发生糖尿病的可能性比“非高危者”大很多。因此,还要针对“高危人群”预防糖尿病发生。

医学上认为,预防糖尿病的出现,意义大于对糖尿病发生后的治疗,怎么做才能远离糖尿病,其实很简单。40岁之后注意对自己的血糖、血压、血脂的检测。生活中合理膳食、戒烟少酒、良好心态、适量运动,坚持这样做“远离糖尿病不是梦”!  

  • 吴中华

    吴中华

    主任医师擅长:失眠
  • 余立松

    余立松

    主任医师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内科疑难杂症
  • 蔡长明

    蔡长明

    主任医师擅长:各种不明原因发热、贫血的诊治以及白血病,淋
  • 邵迎新

    邵迎新

    主任医师擅长:甲亢,甲状腺瘤,甲减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