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患者或病程超过10年的患者,常常会出现夜尿增多的现象,其原因与肾功能的减退,尤其是肾小管功能的减退有关。现代医学对此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中医中药在这方面有独到疗效。
什么情况才算夜尿增多
夜尿增多是指夜间尿量或排尿次数的异常增多。一般来说健康人海24小时排尿约1.6升,正常人排尿次数昼夜比约为:青少年白天是夜间的3~4倍,中年白天是夜间的1—2倍,70岁以上的老年入夜间是白天的3倍左右。其临床表现除有夜间尿量或次数增多外,患者往往兼有睡眠不足、精力减退、食欲不振、焦虑烦躁、精神萎靡等症状。
糖尿病患者夜尿增多的原因
糖尿病造成肾小管损伤的机制是多方面的,如糖尿病代谢障碍,血液的高渗、高黏状态,微血管损伤,肾小球的高滤过、高灌注状态等均可以使肾小管的结构异常。结构的异常必然导致功能受损。肾小管的主要功能是回吸收肾小球滤过液中的电解质、蛋白质及绝大部分水分,调节尿液的pH值,稀释、浓缩尿液。当水的回吸收部位(远端肾小管)受损时,则出现尿浓缩功能减退,产生低渗透压、低比重尿,继而至使尿量的增加。
夜尿增多是肾病的预警信号
我们已经知道主要因肾小管的病变引起夜尿多,有研究表明,在肾小管发生器质性的改变之前,就可以出现功能的变化,因而糖尿病患者往往在还没有出现肾病的典型表现如水肿、高血压等之前就可以出现夜尿多,尿渗透压、尿比重降低。因此,夜尿增多可以作为肾脏病变的预警症状,此时应积极治疗以延缓肾脏并发症出现。此外,伴随夜尿量的增多,夜尿的次数也增多,轻者起夜2~3次,重者可达10次以上,往往导致患者睡眠不足、精力减退、食欲不振、焦虑烦躁、精神萎靡。这些又可以成为血糖升高难以控制的常见诱因,因而应引起医生和患者的重视,积极予以治疗。
生活及用药应注意什么
消除引起夜尿增多的诱因:如避免睡前喝茶、咖啡或饮水过多;因糖尿病肾病水肿而需服用利尿剂的应在晨起时一次性服用,而不要在下午或晚上服用;治疗便秘的药物应在睡前服,以使患者能够晨起排便;静脉输液应尽量避免下午或睡前进行;适当服用安定类药物或中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必要时可配合抗焦虑药物治疗。
中医如何治疗夜尿增多
要针对肾小管功能减退的病因进行治疗。
目前西医还没有药物对肾小管损伤的确切疗效。中医认为糖尿病肾病夜尿增多应责之子肾。肾主水,司开阖,糖尿病(中医谓之消渴)患者极易导致’肾气亏损,而使开阖失司,夜尿增多。因此夜尿多往往以虚证为主,而久病又常常伴有瘀血证,所以治疗应以补肾活血为主要原则,并适当运用收涩之法。需要强调的是:对糖尿病肾病夜尿多的治疗,一定要努力消除能够导致肾小管功能减退的一些促进因素,应该严格控制血糖、血脂、血压、血液黏稠度等。
活血药治疗:可静脉滴注前列腺素巨乳剂10~20微克,每日一次,10~14天为一个疗程;或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10~30毫升,每日一次,10~14日为一个疗程;亦可长期服用活血通络的中成药(如复方丹参制剂等)。我们常用水蛭粉、桃仁泥、生大黄粉装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长期服用,对糖尿病的多种并发症都有良好的预防作用,其中包括肾小管损伤。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