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饮食是很多患者比较关注的事项,比如很多患者在平时是不敢喝粥的,这是因为粥中的糖类和淀粉对患者的身体不利。但是据专家介绍说,患者并不是不可以喝粥,只要有正确的喝粥方法就可以。下面来看一下。
1、时间长一些。患者在喝粥的时候,可以让时间尽量长一些,拉长喝粥时间,也就是如果一顿饭的主食为粥,就要尽量吃饭时间长一些,这样血糖升高速度变缓。熬粥时添加粗粮,粗粮不仅可增加膳食纤维,而且能明显降低升糖指数。粥不要熬得太烂,粥熬得越烂,精糊化程度越高,升糖指数也就越高,血糖越难控制。
2、早餐不喝粥。患者在早餐的时候最好不要喝粥,因为对血糖的控制不利。研究证明,凌晨2时至中午12时,血糖普遍偏高;到了中午和下午,人体血糖趋于平稳。因此,午餐或晚餐喝粥更好。喝粥前先吃点主食。空腹喝粥,易引起血糖波动。建议糖友喝粥除了先吃主食,还可以就着蔬菜、荤菜一起吃。食物种类丰富了,综合血糖指数就下降了。
因此,糖尿病患者并不是不可以喝粥,如果是比较爱喝粥的患者,在平时是可以喝一些粥的,只不过有一些事项要注意好。糖尿病饮食患者一定要重视起来,避免因为饮食不当而导致病情加重的现象发生。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