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全面的治疗,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对于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北京安贞医院专家陶红就将糖尿病冠心病的特点及如何进行筛查、防治等知识介绍给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患冠心病的危险要显著地高于非糖尿病患者,是后者的2至4倍。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更易患冠心病? 简单地讲是长期高血糖症、血脂异常及胰岛素抵抗导致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在微观的细胞水平上,糖尿病改变了多种细胞的功能,包括血管的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及血小板细胞,这些均可导致血管结构、功能紊乱。并且,糖尿病伴有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更加严重,表现在病变的范围更广范,常为多支血管受累,每支血管弥漫性多处受累;冠状动脉多为严重狭窄,并且患糖尿病的时间越长,狭窄程度更高。虽然糖尿病伴有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严重,但是糖尿病患者由于经常合并神经病变,疼痛的感觉减弱,所以常常没有典型的冠心病心绞痛表现,而更多见无症状的心肌缺血、没有征兆的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对生命造成巨大的威胁。因此,糖尿病患者应该警惕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并进展的冠心病,做到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合理治疗。 糖尿病患者如何早期知道是否患有冠心病? 如果有阵发胸闷、胸痛等不适,应到医院就诊,作心电图等检查,必要时可根据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进行平板运动试验。运动增加了心脏负荷,心电图可出现心肌的缺血性改变。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了全天的心脏电活动,有助于发现在各种日常活动或睡眠中出现的心肌缺血及持续和终止的时间,也可以帮助诊断。放射性核素检查可根据心肌显像判断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的部位和范围。目前临床上明确冠心病诊断并确定冠脉病变部位和严重程度的最可靠的方法是冠状动脉造影。这是一种有创伤性的心血管造影方法,通过动脉穿刺向冠状动脉开口插入导管,注射造影剂,从而显示冠状动脉的走行和病变。刚才已经提到,糖尿病患者多见无症状的心肌缺血,因此患者应定期到医院就诊,作心电图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变。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测定是预示冠心病发病及判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指标。 糖尿病患者如何来防治冠心病? 现在认为,糖尿病就相当于冠心病,即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与冠心病患者再次心肌梗死的危险性是相同的,糖尿病本身就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通常还具有多种的代谢异常,除了高血糖外,还伴有血脂异常、高血压、高尿酸、血液呈高凝状态等,这些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并且这些危险因素具有叠加效应,因而患者最终后果是严重的心血管事件,而不仅仅是现存的各种独立疾病本身的表现。在肥胖或超重的患者身上更容易聚集上述多种代谢紊乱,在临床上称之为“代谢综合症”,其发生的共同基础是胰岛素抵抗。我们曾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特点进行分析,发现胰岛素抵抗的程度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是密切相关的。并且,代谢综合征患者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也高于其他个体。因此,糖尿病患者应该进行综合治疗,全面地纠正这些代谢紊乱,以预防或延缓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患者首先应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限酒,低脂饮食,适量运动,维持理想的体重。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使空腹和餐后血糖及任意时段的血糖都控制良好,血压与血脂均达到目标值,服用抗血小板制剂等以改善高凝状态。已经患有冠心病的患者,更应该积极治疗,降低心肌梗死、心衰等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对于具有代谢综合征的患者,要针对其发生的核心即胰岛素抵抗进行治疗,增强胰岛素的作用。近年来研制的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罗格列酮、吡格列酮)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并且具有抗动脉硬化的作用,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新途径。 糖尿病患者关爱自己的心脏,与医生密切配合,携手迎接健康的明天。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