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胰岛素是糖尿病人应该掌握的一项“技术”。我国只有不到一成的胰岛素注射治疗患者掌握正确的注射技术,而这些患者中只有37%的人血糖达标。这些数据出自我国参与的一项全球胰岛素注射技术现状调查结果。
调查显示,我国仅11%的糖尿病患者每次都用新针头,近30%的患者每个针头使用10次以上。
不少患者因怕痛、担心有依赖症而抗拒使用胰岛素。对此,陆菊明指出,目前广泛使用的4毫米或5毫米超细超短型的注射针头在注射时几乎无疼痛感;而注射胰岛素会“上瘾”则是一个错误认识,短期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后仍可改为口服药治疗。
除了注射外,部位的选择也很关键,因为合适的注射部位不仅能减少注射的危险,还有助于胰岛素的吸收。
腹部 应是优先选择的部位,因为腹部的皮下脂肪较厚,可减少注射至肌肉层的危险,捏起腹部皮肤最容易,同时又是吸收胰岛素最快的部位。应在肚脐两侧旁开3~4指的距离外注射。这个部位最适合注射短效胰岛素或与中效混合搭配的胰岛素。另外,大腿外侧、上臂外侧四分之一部分和臀部也是适合注射胰岛素的部位。
大腿外侧 只能由前面或外侧面进行大腿注射,内侧有较多的血管和神经分布,不宜注射。注射大腿时一定要捏起皮肤或使用超细超短型(5毫米)笔用针头。
上臂外侧四分之一部分 此处是最不适合自我注射的部位,因为上臂皮下组织较薄,易注射至肌肉层;自我注射时无法自己捏起皮肤。必须注射上臂时,建议使用超细超短型笔用针头或由医护人员及家人协助注射。
臀部 臀部适合注射中、长效胰岛素(例如睡前注射的中效胰岛素),因为臀部的皮下层较厚,对胰岛素的吸收速度慢,这样能很好地控制空腹血糖,同时又无需捏起皮肤。
另据介绍,胰岛素规范注射共有9个步骤注射前洗手;核对胰岛素类型和注射剂量;安装胰岛素笔芯;预混胰岛素需充分混匀;安装胰岛素注射笔用针头;检查注射部位和消毒;根据胰岛素注射笔用针头的长度确定是否需要捏皮以及进针的角度;注射完毕以后,针头滞留至少10秒后再拔出;注射完成后立即戴上外针帽将针头从注射笔上取下,丢弃在加盖的硬壳容器中。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