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糖尿病

首页 > 内科 > 糖尿病 > 治疗 > 正文

南海深处隐藏着抗糖抗癌化合物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28日

全球医院网2008-04-19我要评论

上海科学家就从这些外表艳丽的软体动物中,提炼出了抗糖尿病、抗肿瘤的新药先导化合物。昨天,记者从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获悉,该所承担的市科委一国际合作项目通过验收,该项目系统开展了南海低等无脊椎海洋生物的化学、化学生态学、药理活性方面的研究,窥到了海底生物的宝藏。

据药物所的郭跃伟研究员介绍,目前,海洋生物的化学、化学生态学研究是国际上的一个科研热点。对药物开发来说,陆地生物的药用化合物提取已进行了一百多年,而海洋生物的药用化合物提取才进行了几十年。事实证明,海洋是个“医药宝库”,具备开发新药的巨大潜力。

此次通过验收的项目,是郭跃伟课题组与意大利科学家合作完成的。两年来,他们在南海找到了100多种海洋生物,从其体内分离、鉴定出一系列新颖结构的海洋天然化合物。这些生物中,软体动物占了很大比重。“我们着重研究的是裸鳃类软体动物,它们没有外壳,柔软的身体暴露在外,色彩艳丽,十分抢眼。”郭跃伟表示,“按理,这类动物很容易被鱼类发现、捕食。”但其实,它们通过捕食珊瑚、海绵等生物,吸收了后者的特殊化学成分,并在体内“加工”,形成了具有防卫功能的有毒物质。鱼类一旦咬它们,就有可能中毒。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我们要研究的就是这些‘毒素’。”郭跃伟说。经过两年研究,他们用多种技术,从软体动物及其食源生物身上得到了多种新药先导化合物,分别对Ⅱ型糖尿病的靶标分子,肺癌、肝癌、白血病等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这些成果都申请了发明专利。其中,能抑制Ⅱ型糖尿病的一个先导化合物获得了“德彪—CCRF”中国奖一等奖。如今,药物所专家已对部分化合物进行动物实验,力争使海洋生物早日变成治疗重大疾病的新药。

  • 吴中华

    吴中华

    主任医师擅长:失眠
  • 余立松

    余立松

    主任医师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内科疑难杂症
  • 蔡长明

    蔡长明

    主任医师擅长:各种不明原因发热、贫血的诊治以及白血病,淋
  • 邵迎新

    邵迎新

    主任医师擅长:甲亢,甲状腺瘤,甲减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