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糖尿病

首页 > 内科 > 糖尿病 > 治疗 > 正文

哪些口服药能和胰岛素合用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28日

全球医院网2008-04-20我要评论

格列齐特、二甲双胍、拜唐苹这三种药能合在一起服用吗?

我现在每天服用格列齐特,二甲双胍,1天

3次、1粒/次,早晚加服拜唐苹各半粒,同时我因高血压每天还服硝苯地平1天2次,每次1粒。请问这几种药能合在一起服用吗?

上海/秦某

答:格列齐特为磺脲类降糖药,二甲双胍为双胍类降糖药,拜唐苹为o—糖苷酶抑制剂,此三种药物都可以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如果配伍恰当可以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但服药时间有一定的讲究,磺脲类(格列齐特)最好餐前半小时(20—30分钟)服用.双胍类(二甲双胍)最好餐中或餐后服用以减少胃肠不良反应,α一糖苷酶抑制剂应在第一口饭时服用。硝本地平为降血压的钙拮抗剂,可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内分泌科/钟历勇)

哪些口服降糖药能和胰岛素合用?

我患糖尿病18年,近期全面体检后发现有右眼睛白内障Ⅲ期,视网膜病变、手足末梢神经病变等合并症。现已注射诺和灵30R胰岛素一年多。为更好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向前发展,请问注射胰岛素同时,我还可口服哪些降糖药?

吉林/王某

答: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口服降糖药有磺脲类、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双胍类、

α—糖苷酶抑制剂和胰岛素增敏剂等五大类。这几类药物和胰岛素联合使用可产生协同降糖作用。一般而言,1型糖尿病除了磺脲类和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不宜使用外,均可与胰岛素联合应用,但不能单独使用。2型糖尿病则可全部与胰岛素联合使用。通常联合选用1—3类,每类药物选其中一种。联合用药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单一降糖药物的剂量和用量过大时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利于血糖稳定控制。究竟联合使用哪种药物,要根据病友自身的病理生理情况而定。鉴于您糖尿病病史很长,又有多种慢性并发症,建议您咨询当地的内分泌专科医生,不要自作主张联合用药,以免引起不良后果。当然,用药要力求简单,单个药物能够实现治疗目标时没有必要联合用药。对于您来说,由于已有多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为了尽量延缓并发症的发展,保护器官功能,除了良好控制血糖之外,还要适当服用微循环改善剂、神经营养药和抗血小板凝集药。如果血脂高还要服用调脂药。此外,合理服用一些中药或中成药也将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减慢并发症的进展。

(广州医学院荔湾医院内分泌科/罗宏斌)

胰岛素释放功能试验能判断是哪型糖尿病吗?

从1 989年到2001年间,我共做了三次胰岛素释放功能试验,请问这种试验能判断是哪型糖尿病吗?它的作用是什么?

湖北/付某

答:胰岛素释放试验有助于了解胰岛B细胞功能

(包括储备功能),对糖尿病的诊断分型和指导治疗有一定的意义,但不作为诊断糖尿病的依据。

患者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很低,口服葡萄糖刺激后仍很低,说明胰岛素的分泌绝对不足,应用胰岛素治疗,常见于1型糖尿病或2型糖尿病晚期;患者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正常或高于正常,口服葡萄糖刺激后,升高迟缓,2小时后其峰值才高于正常,提示患者的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常见于2型糖尿病肥胖者;患者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基本正常,口服葡萄糖刺激后升高延迟且低于正常,常见于消瘦或体重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

(厦门大学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杨香玖)

如何理解药用胰岛素中的“双时相”?

我父亲今年75岁,1993年患上糖尿病,从

2004年10月开始注射诺和灵30R胰岛素,早15单位、晚12单位,请问他这样的剂量大吗?另其主要成分为双时相低精蛋白锌胰岛素,这“双时相”是指“第一时相”与“第二时相”吗?该如何理解?

辽宁/杨某

答:一般来说,患2型糖尿病10年以上的病友,自己体内分泌胰岛素的胰岛8细胞功能多数已经衰退得比较严重。此时,为了更好地控制血糖及其代谢紊乱,一般都需要用外源性胰岛素作补充治疗或替代治疗。你父亲现在每日所用胰岛素总量为27单位,这个剂量并不大。胰岛素的用量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主要取决于病友自身残存的胰岛B细胞功能、机体对胰岛素的灭活清除速率和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程度。因此,每个病友要根据自己的血糖水平,在内分泌专科医生的指导下酌情调整胰岛素用量,以能够满意控制血糖,又不至于经常发生低血糖为宜。诺和灵30日是预混之生物工程合成人胰岛素,其主要成份为双时相低精蛋白锌胰岛素。这里的所谓“双时相”是指该产品中含有两种起效时间和作用维持时间不一样的胰岛素,其中30%为可溶性人胰岛素(速效),

70%为低精蛋白锌胰岛素(中效)。不要与葡萄糖刺激下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过程中的”第一时相”和”第二时相”混淆。

(广州医学院荔湾医院内分泌科/罗宏斌)

雷公藤多甙片是否可长期服用?

我母亲今年74岁,患糖尿病已10年。近两年出现蛋白尿,服用雷公藤多甙片可以有效降低尿蛋白,但停用后又会升到原来水平。请问能否长期服用该药?或是有更好的药物?

天津/吕某

答: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治疗上主张早期综合治疗,延缓其发展。一般不主张雷公藤治疗,且雷公藤有肝损害,可引起白细胞、血小板减少,不适宜长期服用。正规的治疗应是:1.严格控制血糖。2.严格控制血压,可选用开搏通、洛丁新、科素亚、拜新同、络活喜等。3.降血脂可用舒降之、力平脂、阿西莫司等,舒降之等,应用中应定期检查肝功能。4.另外可应用中医药治疗,对改善症状,消除尿蛋白有较好的作用。5.还要坚持优质低蛋白饮食,适当运动。可参加太极拳、八段锦等锻炼。以上治疗对延缓糖尿病肾病,消除尿蛋白有重要的作用。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分泌科/邓德强)

长期注射胰岛素是否会引起胰岛素抵抗?

我是个长年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请问时间长后是否会引起胰岛素抵抗?若会又该怎么办?

内蒙古/王某

答:胰岛素抵抗是胰岛素促进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下降的现象,是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它贯穿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终生。胰岛素抵抗可因胰岛素结构异常、体液中存在胰岛素抗体、胰岛素结合的受体或受体反应后异常所致。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用基因工程合成人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B细胞功能。用动物胰岛素治疗,可能会诱导体内产生胰岛素抗体而引起胰岛素抵抗,以致胰岛素用量明显增加。此时只要更换为人胰岛素即可恢复胰岛素的作用。

(北京军区总医院内分泌科/刘福平)

消瘦的糖尿病患者怎么升高体重?

1997年我被确诊患2型糖尿病,先后用过

D860,二甲双胍,糖适平,1998年开始服瑞易宁,早1片。现空腹血糖控制尚好,餐后血糖偏高,在

10.Ommol/L左右,但在每次用餐前我常会出现低血糖。平时我很注意饮食的营养,可从发病至今我体重已从48公斤降到37公斤,体型消瘦。就诊时医生说可以放宽饮食,请问具体该怎么做才能升高我的体重?

上海/蒋某

我在2003年查出有糖尿病,两月内体重从58公斤降到40公斤。现服用拜唐苹治疗,空腹血糖在

6.Ommol/L以下。餐后血糖在8.Ommol/L左右。请问在各项指标都达标的情况下,怎样增加我的体重?

陕西/王某

答:糖尿病营养治疗需要控制饮食,但并非越少越好。科学的营养治疗首先是保持健康,确保患者的营养充分和体力充沛。两位读者的共同点都是服用了可能抑制食欲或减少营养吸收的药物,比如双胍类、阿卡波糖类,这在多数体重偏胖的患者是非常适用的,但是对已经偏瘦或者体重下降过快的人,就应该注意防止发生营养不良了。

判断是否发生营养不良有一些指标.最简单的莫过于应用体质指数(BMI)计算:体重(公斤)/身高2(米),如果低于18.5,就说明可能有营养不良的危险。此外近3个月体重下降超过5%也是营养不良的警示灯。

营养治疗方案:

在增加热量摄入的同时,还要增加一定量的优质蛋白质,热能可以按照30—35千卡/公斤体重,蛋白质按1.1克一1.3克/公斤体重的比例给予。可适当增加瘦肉类、鸡、禽蛋、奶制品、豆制品等食物。但同时要避免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

为补足维生素和铁质,动物类食品与植物类食品应同时选用,这样可以促进铁质的吸收利用。

少量多餐,保证设计的膳食量能够充分摄入。

监测体重.一旦体重恢复至正常应调整饮食至正常水平,不要导致体重超重而矫枉过正。

营养食谱举例(含铁30毫克,热量2000千卡,蛋白质90克):

早餐:蒸饼50克,煮鸡蛋1个.肉松(或酱肉)20克,牛奶1袋。9:30—10:30加餐:咸面包片1片。

午餐:番茄炖牛肉(牛肉100克,油10克),肉丝炒芹菜(肉丝50克,芹菜100克,油5克),白菜汤(白菜50克,油2克),米饭2两(100克)。16:00:苹果

1个。

晚餐:熘两样加配(猪肝50克,肉片50克,油菜

50克,油10克),西红柿黄瓜拼盘(西红柿100克,黄瓜50克),冬瓜汤(冬瓜100克,油2克),馒头(2两)。

睡前半小时:牛奶1袋。

(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陈伟)

食物营养成分表中的碳水化合物一项是否等同于含糖率?

请问食物营养成分表中的碳水化合物一项是否就是表示糖含量的多少?

河南/李某

答: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以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的糖类;另一类是人体不能消化吸收,但对人体有益的膳食纤维。食物成分表中常分别标出了食物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和膳食纤维含量,因此,食物营养成分表中如果该食物碳水化合物含量高,可以说等同于其含

  • 吴中华

    吴中华

    主任医师擅长:失眠
  • 余立松

    余立松

    主任医师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内科疑难杂症
  • 蔡长明

    蔡长明

    主任医师擅长:各种不明原因发热、贫血的诊治以及白血病,淋
  • 邵迎新

    邵迎新

    主任医师擅长:甲亢,甲状腺瘤,甲减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