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糖尿病

首页 > 内科 > 糖尿病 > 护理 > 正文

糖尿病患者阵发性视力模糊的原因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28日

全球医院网2011-08-12我要评论

糖尿病患者的症状除了多尿、多饮、多食、消瘦无力外,百时还可以表现为阵发性视力模糊。有时是看远处模糊,右时是看近处模糊。而且这种视力模糊往往是突然发生的,是一过性的,暂时性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要想知道这一过程,首先应当了解一下糖尿病的病理生理,以及晶状体的调节作用。

人的眼睛里有一个扁圆形的透明体,名叫“晶状体”,其大小有如豌豆,直径为10毫米,厚度为4毫米,位于虹膜瞳孔之后,玻璃体之前。它富有弹性,可藉助于睫状肌及晶状体悬韧带的作用而变凸或变扁。由于这种变凸,变扁的过程,人们才能不论看远或看近都能看得清楚。

正常的晶状体是具有一定形态的。当看近处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的悬韧带放松,使晶状体变凸,其屈光力增加,于是近处的物体就看得清楚。当看远处时,则睫状肌松弛,晶状体的悬韧带紧张,晶状体便变扁,于是屈光力减低,这时眼睛看远处的物体便看得清楚。前者的表现为近视状态,而后者的表现则为远视状态。晶状体的这种反复变凸、变扁的作用就是调节作用。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量有时是被动的。当血糖量卜升时,血液内的无机盐成分将随着尿糖的大量排出而减少,组织液的渗透压也相应减低,这时房水的渗透压则低于晶状体的渗透压。当房水的渗透压低于晶状体的渗透压时,房水便通过晶状体的囊膜进入品状体内,使品状体变凸,屈光力增加,此时好象近视一样,病人看近处则清楚,看远处则模糊。相反,当血糖量减低时,血液内的无机盐成分游留,组织液的渗透压也相应增高,此刻房水的渗透压则高于晶状体的渗透压。

当房水的渗透压高于晶状体的渗透压时,晶状体内的水份便通过晶状体的囊膜进入房水内,这时晶状体便变得薄而扁平,其屈光力减低,于是形成远视状态,这样病人看远处就会清楚,而看近处就会模糊。这一变化是可逆的,而且很象前面叙述的晶状体的调节作用,只不过前者是依赖于睫状肌的作用,后者是随着患者血糖量的波动变化而已。因此糖尿病人往往有阵发性的视力模糊。

由于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波动,患者不仅会出现暂时性的远视或近视,以及一过性的视力模糊,而且在这一过程中晶状体渗透压的改变,往往对晶状体也是不利的,从而会干扰晶状体的正常代谢。长此以往,将会发生“糖尿病性白内障”并形成永久性的视物不清。所以糖尿病患者保持血糖相对的恒定是非常重要的。(责任编辑:叉叉)

  • 吴中华

    吴中华

    主任医师擅长:失眠
  • 余立松

    余立松

    主任医师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内科疑难杂症
  • 蔡长明

    蔡长明

    主任医师擅长:各种不明原因发热、贫血的诊治以及白血病,淋
  • 邵迎新

    邵迎新

    主任医师擅长:甲亢,甲状腺瘤,甲减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