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糖尿病

首页 > 内科 > 糖尿病 > 病因 > 正文

走近大山深处的病友们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18日

  一段时间以来,陆续收到来自农村的信函,大都反映缺医少药,生活困难、假药泛滥等问题,并希望本刊予以关注。其中有一封河北省承德市宽城县深山里的来信,让记者产生了去“看个究竟”的冲动。信中写道:“我们这里位于河北、辽宁两省交界处,虽山多地少,交通不便,但这里矿产丰富,生活富足。然而,不知何故,我们这里的糖尿病病人很多,但由于缺医少药,许多糖尿病病人根本得不到正规的治疗,他们大多已经合并有多种严重的并发症,有的甚至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盛夏里的一天,京城的“桑拿天”已经持续一周了,记者受杂志社领导的重托,搭乘长途汽车“趁热”前往位于京东那个两省交界的小山村(宽城县李家窝铺乡),搭乘的汽车经过一整天的颠簸,换乘数次后于傍晚时分才抵达目的地。

  通过两天的调查,记者吃惊地发现——

  怪、怪、怪!能吃能喝气力衰

  在与病友的交谈中,一位病友问记者:“你说怪不怪,自打我得了糖尿病后,饭量更大了,不少吃、不少喝,可就是浑身没劲,不爱动弹。”另一位病友接着说:“就是怪,我也是能吃能暍的,总感觉心慌、气短,你说这是怎么回事?”记者问道:“您们经常监测血糖吗?控制饮食吗?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吗?”一位病友回答:“血糖是查过,那还是3年前刚得病时查的,你说的什么‘蛋白’我从没听说过,不知道啥意思?医生说我得的是2型糖尿病,并给我开了一些中药,可吃了几个月还是觉得又饿又渴、无精打采,而且越来越瘦。医生告诉我要控制饮食,别吃糖,少吃粮,但我就是觉得饿。常言道:‘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啊!”

  记者答道:“控制糖尿病首先要学习防治糖尿病的知识;其次是要经常监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血脂等生化指标;另外,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科学、合理地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并保持良好的心态。这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治疗糖尿病的‘五驾马车’。糖化血红蛋白是监测糖尿病患者一段时期内血糖水平的‘金指标’,它可以反映您3个月左右的平均血糖水平……”讲到这里,一位病友仍不解地问道:“你说这些,跟我浑身没劲有啥关系?”此情此景,记者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向他们解释才是,剩下的只有困惑的份儿了!

  悲、悲、悲!不疼不痒把命催

  据一位农村“赤脚医生”讲:有一位农民企业家3年前患上了糖尿病,不但拒绝药物治疗,而且还不爱运动.因工作关系,出门就上车,回家就钻被窝。而且整天大鱼大肉,烟酒无度。1.65米的个头,体重高达90多公斤。他有一个谬论:“多喝酒多排尿,降低血糖最有效;多吃肉少吃粮,准保消除高血糖。”结果50刚出头就半身不遂了(脑中风),半年前因视网膜出血眼睛失明了,此时他才如梦初醒:原来不疼不痒的糖尿病这么厉害呀!只可惜,他醒悟得太晚了,前不久因突发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无效去世了……

  听完这个故事,记者不禁忧心忡忡起来,可悲,多么可悲的结局!

  急、急、急! 看了广告乱投医

  记者调查发现,尽管当地的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准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但农村卫生机构的医疗设备还相当简陋,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还偏低,用药结构非常单一,且假药、劣药和所谓“保健食品”大行其道,严重地危害着广大农民病友的健康。一位农民朋友向记者诉说:“我父亲先后花了6000多元购买xx降糖胶囊,广告吹嘘说不用控制饮食,三个疗程后就能根治糖尿病。没想到吃到第三个疗程,不但血糖没有降下来,而且床都下来了。这些卖假药的真是作孽,害人不浅啊!”

  另一位病友接着说:“两个月前我从报纸上看到一则广告,x

  x降糖灵‘疗程短、见效快,让糖尿病患者想吃就吃,不用控制饮食,完全没有副作用,3今月后即可恢复胰岛功能’。我看了广告高兴得一宿没睡好觉。有这种既能随意吃喝,又能治愈糖尿病的好药,怎么早就不知道呢?第二天一早,我就按广告上写的电话向他们咨询,并毫不犹豫地寄去3000多元钱买了3个月的药,美滋滋地开始了,‘根治’糖尿病的历程。可没几天,我就感觉身体不适,又自作主张加大药量,以加快‘治疗’的步伐,结果差点没丧命(因低血糖在医院抢救了3天3夜),又花了我5000多元钱!”

  记者在对30多名糖尿病病友的调查发现,类似的情况非常普遍,由于他们治病心切,轻信各种广告,结果不仅花了冤枉钱,而且还贻误了病情,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了很大的痛苦。

  难、难、难!一病回到脱贫前

  “庄稼人最怕生病!”这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到次数最多的话。调查中记者还听到这样一句顺口溜:“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

  问其原由,答曰:“农民看病没人给报销,必须自己掏腰包。”再进一步了解却发现了更深层的原因:由于夜民的防病知识贫乏,预防意识薄弱,加之乡村医生对糖尿病的认识也一知半解,很多病友患病不久就发展成为合并有多种并发症的重症患者,

  记者通过对30余位农民病友调查后把他们分为“三种人”,即三个“三分之一”:①1/3的病友靠保健食品”扛病”,而不用降糖药物;②7/3的病友由于大量购买假药、劣药已经没钱看病或借债看重病(已有严重并发症);③7/3的病友花钱吃保健食品或江湖郎中自配的所谓”灵丹妙药”,平均每月需要400—800元,其结果是病情加重、存款花光、人财两空。

  应该说疾病导致贫困是有原因的,除农村卫生保障滞后外,对糖尿病认识的无知和所采取治疗方法的不当更加重要。很多农民患糖尿病之初总认为是小病,待拖成大病、重病(合并有并发症)后才知道治疗,平时积攒的钱用光了,往往也就”因病返贫”了。

  惑、惑、惑!都是无知惹得祸

  本次调查显示,导致这一窘境的背后还有更深层的原因,那就是大多病友都没有接受正规的治疗。记者在对30多位病友的调查发现,竟然没有一位病友服用降糖西药,更没有一位病友注射胰岛素!

  结束农村调查后,记者来到该县县城走访了几家药店,发现偌大的药店,各种药品应有尽有,可就是没有治疗糖尿病的西药。记者试探着问道:“有优降糖吗?”“没有!”店员答道。“有二甲双胍吗?”“没有!”又答。“那有没有治疗糖尿病的西药?”记者又问。“治疗糖尿病的药只有这几种。”她指着柜台摆放的药品说道。记者顺着她手指的位置看去,发现那里只摆放着消渴丸和几种所谓的“x

  • 吴中华

    吴中华

    主任医师擅长:失眠
  • 余立松

    余立松

    主任医师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内科疑难杂症
  • 蔡长明

    蔡长明

    主任医师擅长:各种不明原因发热、贫血的诊治以及白血病,淋
  • 邵迎新

    邵迎新

    主任医师擅长:甲亢,甲状腺瘤,甲减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