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糖尿病的治疗,越来越多的患者意识到“五驾马车”(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糖尿病教育及心理治疗)、糖尿病自我监测的重要性,而糖尿病自我监测能准确、及时了解血糖水平、及时发现高血糖和低血糖,并根据血糖调整饮食、运动和药物,掌握治疗的主动权。大量研究证明强化糖尿病监测和治疗可明显减轻糖尿病的严重后果。
医生一般建议1型糖尿病患者每天4次测试,2型糖尿病患者每天2次测试,如此推算,一位50岁时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病人,到70岁时至少有超过14,600次疼痛的采血,其疼痛与所留下的伤口会使许多病人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使血糖监测频率大大下降。若能采用创口小,或其他部位采血的血糖仪检测血糖,既能避免伤口感染又不用再忍受“十指连心”的痛苦,将是病人日常血糖监测的新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手指及手掌比其他部位(手臂、前臂、大腿、小腿等)有更高度密集的毛细血管网络,血流速度也会快3~5倍。在血糖浓度快速变化的时候,手指及手掌最快能体现出血糖的改变,而其他部位可能会延迟大约10分钟的时间。科学实验证明,在空腹或餐后2小时以后人体各部位的血糖值都已基本稳定,而一天内大约有2.8%的时间会发生血糖快速波动(每分钟变化值超过0.11mmoI/L),在这种时候手臂和手指/手掌毛细血管的葡萄糖浓度可能产生差异。为了尽量减少这种基于生理原因上的测试差异,医务人员建议在进行其他部位(如手臂)血糖测试时先摩擦测试部位至微热以加快血液流动的速度。在测量低血糖或病人发生低血糖症状时,建议采手指或手掌血进行测量;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