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猝死是目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发病者一般以中老年人为主。但是,近年来我国冠心病猝死出现了年轻化的倾向,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冠心病猝死是冠心病病人因急性心功能衰竭而发生的突然意外死亡。由于病人原来就患有较为严重的冠心病,不管是否有胸痛、心慌等自觉症状,均可随时随地发生猝死,如日常生活里、旅行途中、工作之时或治疗就诊期间等。
有些猝死发生前有一些诱发因素,如精神紧张、情绪激动、体力活动增强或轻度外伤等,有的则无明显诱因,甚至发生于睡眠、休息之时。冠心病猝死的危险因素虽然目前尚未完全明了,但与冠心病的易患因素基本一致,主要与饮食生活习惯等有关,如过去公认的冠心病3项危险因素———血清胆固醇高、血压的舒张压高和吸烟。但是,人们的行为方式也与冠心病的关系密切。一般来说,人的性格大致可分为A、B两型。A型人的个性强、好动、性情急躁,也易冲动;B型人则性格温和、喜安静,不易冲动。相比之下,A型人更加容易患冠心病,同时也更容易发生冠心病猝死。
猝死能预防吗?这是许多患者关心的问题。首先让我们了解什么叫猝死。医学上把事先未能预测的突然死亡现象称为猝死。据观察,引起猝死的原因主要来自心脏,尤其是严重的心律失常,可在短时间内导致大脑缺血,病人多因救治不及时而死亡。
那么,为什么不能及早发现这类病人而采取预防措施呢?其主要原因是大部分病人平素并无任何不适,或者只有发作性头晕、心慌、胸闷、气短等表现,但往往到医院做常规检查时(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却未能发现异常,因而医生不能做出针对性的治疗,以致贻误了病情。
因此,一定要及早发现这类潜伏着危险的病人。目前,通过随身携带式的连续心电监测装置即可将部分病情隐匿的病人“挖掘”出来,并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治疗措施,防止猝死的发生。
由于冠心病病人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因此要减少冠心病及冠心病猝死的发生率,关键在于预防,而且更重要的是早期预防,即从青少年做起,而不是待到中老年时再考虑预防。其预防措施包括:注意饮食的合理调配和营养平衡,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作息,劳逸。
蔬菜中的“降脂大将”高血压 饮茶亦有道!常吃杜仲能降“三高”患上高血压的六个习惯冬天高血压病人应注意什么高血压向年轻人“下手”佳节慎防血压“节节高升”冠心病患者冬季如何暖心高血压患者饮食七项注意健康心脏 走好这七步!
冠心病心绞痛
常见症状:劳动耐力下降 胸骨后疼痛
并发症状:肺水肿 心肌梗死
相关检查:血脂检查 血流变学检查
推荐用药:血塞通分散片
活血祛瘀,通脉活络,抑制血小板...[详细]
¥14.8购药
症状体征 用药治疗 饮食保健 病理病因 检查鉴别 并发病症 预防护理
推荐医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预约挂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预约挂号
推荐医生:吴永健 樊冰 颜红兵
史东岳高血压、心动过速,有冠心病可以用益安宁冠心病病人服药的同时能不能用消食利胆胶拉西地平可以治疗冠心病吗
向我提问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