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糖尿病

首页 > 内科 > 糖尿病 > 症状 > 正文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26日

糖尿病被称为“富贵病”,现在大多数人都得这中病。由于糖尿病是一个慢性的疾病,而且它的治疗也比较缓慢,所以,对于它的及早发现就是很关键的。那么要怎样做到及早地预防呢?很重要的一招就是经常做相关的检查。

1.血糖:血糖升高是诊断糖尿病的依据。在临床上,经常化验的血糖有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标准,当一个人的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7.0毫摩尔/升(126毫克/分升),或者其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11.1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时,即可被诊断患有糖尿病。在这里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不能忽视餐后血糖,因为它对糖尿病的早期诊断意义更大;二是尿糖的检查结果只能作为糖尿病的诊断线索,不能作为诊断依据。也就是说,不能根据尿糖的检查结果来确诊或排除受检者患有糖尿病。

2.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试验):当一个人的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比正常人偏高,但还达不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时,就需要做OGTT试验,以明确其是处于糖调节受损(I-GR)阶段,还是真的患有糖尿病。

3.胰岛功能测定:它包括胰岛素释放试验(IRT)和C肽释放试验(CPRT)。该试验是通过测定患者的空腹及餐后各个时点的胰岛素以及C肽的分泌水平和曲线特点,了解胰岛功能的衰竭程度,并协助判断该患者所患糖尿病的类型。

4.细胞自身抗体检查:它包括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素抗体(IAA)、胰岛细胞抗体(ICA)等的检查。做该项检查主要用于明确糖尿病患者的疾病类型。1型糖尿病患者的这些抗体往往呈阳性,2型糖尿病患者则正好相反。其中,GA-DA在糖尿病患者的血中出现得早、持续的时间长,对诊断最有意义。

5. 糖化血红蛋白(HbA1c):它是由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血中的葡萄糖结合而成的,其正常值为4%~6%(糖化血红蛋白占全部血红蛋白的百分比)。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查结果通常不会受一些偶然因素的影响,可以客观准确地反映一个人近2~3个月内的血糖总体水平。

6.糖化血清蛋白(GSP):它是由血浆中的白蛋白与葡萄糖结合而成的,其正常值为1.5~2.4毫摩尔/升。糖化血清蛋白的状况可以反映一个人近2~3周内的血糖总体水平。

  • 吴中华

    吴中华

    主任医师擅长:失眠
  • 余立松

    余立松

    主任医师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内科疑难杂症
  • 蔡长明

    蔡长明

    主任医师擅长:各种不明原因发热、贫血的诊治以及白血病,淋
  • 邵迎新

    邵迎新

    主任医师擅长:甲亢,甲状腺瘤,甲减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