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一主食吃的越少越好
米、面、杂粮等主食富含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经胃肠消化后,以葡萄糖形式经小肠被人体吸收,碳水化合物吃多了会引起血糖升高,因此糖尿病人应严格控制主食摄入量。
葡萄糖是人体理想的能量来源,如果摄入碳水化合物过少,会造成体内能量不足,从而促使体内脂肪分解,导致酮体产生增多,严重者甚至发生酮症酸中毒,危及生命。
若能量摄入长期不足,会使蛋白质长期分解代谢,可引起营养不良,患者日益消瘦、乏力、抗病能力下降,容易继发各种感染。
◇ 贴心提醒
主食既不可过量,也并非越少越好。一般的,每日主食摄入量,女性一般为200-250(4-5两),男性为300-350克(6-7两)。要因人而异,适度摄入,最好由专业营养师进行专业指导。
误区二只吃素不吃荤
有些糖尿病患者认为饮食疗法就是只能吃素,不能吃荤。
这样的做法是片面的。动物性食物的蛋白质含量高,是优质蛋白,含有氨基酸比例适合人体需要。而植物蛋白质(豆类除外)是不完全蛋白质,缺少赖氨酸,营养是不全面的。动物性食品中的营养素容易被人体吸收,又是一些维生素的丰富来源,因此应适当进食动物性食品。
而多吃荤少吃素同样不科学。吃荤多势必造成蛋白质过高,随之带来的动物脂肪增多,不但使肾脏负担加重,也容易使总热量超标。
◇ 贴心提醒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平衡膳食,也就是在总热量控制前提下,尽可能做到谷类、肉、奶、蔬菜及水果种类齐全,以便获得均衡营养。
误区1少吃粮,多吃肉
矶嗳巳衔?锰悄虿×耍?Φ鄙俪悦酌嬷?嗟氖澄铮?梢远喑孕┤狻⒌啊⒍垢?雀叩鞍椎氖澄铮?炔换嵋?鹧?巧?撸?箍梢圆共股硖濉?/p>
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肉、蛋、鱼及豆腐等虽然含糖量不高,却富含蛋白质和脂肪,在体内仍可转变为葡萄糖,因此多食也会升高血糖,只是比主食迟缓一些。
此外,糖尿病患者若长期摄入高蛋白饮食,会导致糖尿病肾病提前到来。
◇ 贴心提醒
平衡膳食最为重要。糖尿病患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占总热量的10%-15%,相当于每天每千克标准体重0.8-1.2克,糖尿病肾病患者则应限制在每天每千克标准体重0.8克,晚期肾病患者则应更加严格。这样能减轻肾脏负担,保护肾脏。
误区2鱼及豆制品多多益善
鱼及豆制品是有益人体的健康食品。既营养丰富,又不升高血糖,故有些糖尿病患者便餐餐吃豆腐,天天不离鱼,并认为鱼和豆腐多多益善。
这种认识是错误的。30岁以后,人的肾功能就开始逐年下降,过多补充高蛋白,会加重肾脏负担。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和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若大量食用蛋白质,会造成体内含氮废物过多,使肾功能进一步减退。此外,大豆中含嘌呤较多,合并有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的患者,也不宜多食。
◇ 贴心提醒
即使是健康食品,也要注意适量。尤其是糖尿病肾病患者,应严格限制蛋白质摄入量,不能盲目多吃,以免加重病情。
误区3不限制植物油摄入
有些患者虽注意主食与副食量的控制,但血糖仍控制不好,究其原因,在于每日食用油超标,致使每日摄入总热量过多。
矶嗳酥?蓝?镉筒灰硕嗍常??灾参镉偷纳闳肴酚兴?韬觯?衔?喑晕薹痢F涫担?蘼鄱?镉突故侵参镉投际侵?尽V?臼歉呷攘渴澄铮?绻?豢刂浦?旧闳肓浚?腿菀壮??咳账?娑ǖ淖苋攘浚??跋煅?堑目刂啤A硗猓?て诠?嗌闳胫?荆?不崾固逯卦黾樱?贾绿迥谝鹊核孛舾行韵陆怠?/p>
◇ 贴心提醒
?右?车囊坏阋坏蜗拗浦?镜纳闳肓浚?词故侵参镉鸵灿?扑闵闳肓俊?/p>
误区4控制饮食就是饥饿疗法
部分糖尿病患者把饮食治疗简单地理解为控制饮食,甚至当成饥饿疗法,认为饭吃得越少,对病情控制越有利。
其实不然。饥饿或禁食不仅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还可能引起酮症酸中毒。热量摄取不足,导致血糖偏低时,反而会刺激激素的分泌,而这种分泌量往往超过当时的实际需要量,引起血糖反跳性过度升高,使病情更难以控制。饮食疗法是要维持合理的饮食结构,
◇ 贴心提醒
糖尿病饮食治疗是要在总热量控制下,达到均衡营养,合理膳食。
误区5用零食充饥
有些患者由于饥饿或其他原因养成吃零食的习惯。
这样做会破坏饮食治疗。大多数零食均为含油脂量或热量较高的食品,任意食用会很快超出总热量范围。花生、瓜子适当食用有益健康,但坚果除含丰富的蛋白质外,还含有大量油脂,大量食入坚果会使热量大为增加。不加限制地食用花生和瓜子,会增加热量和脂肪摄入,不利于血糖控制。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