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糖尿病

首页 > 内科 > 糖尿病 > 预防 > 正文

保护心脏须及早排查糖尿病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28日

全球医院网2010-06-05我要评论

导读:糖尿病性心脏病是指糖尿病病人所并发的或伴发的心脏病,是在糖、脂肪等代谢紊乱的基础上所发生的心脏大血管、微血管及神经病变。

确诊糖尿病后须吃药保护心脏

空腹血糖不高,但吃饭后血糖异常升高,这属于糖尿病前期,这种情况要不要吃药呢?过去,医生会指导患者改变生活方式,比如节食、运动等等,但如今,医生会告诉患者,在改变生活方式的同时应尽早吃药。就在前不久召开的阿卡波糖评估研究(ACE)新闻发布会上,教授表示,糖代谢异常要及早干预,其最终目的不单是为了降低血糖,而是为了减少心血管事件,即保护心脏。

提醒:餐后高血糖伤害心脏

很多患者,检测空腹血糖是正常的,但餐后或接受糖耐量试验后,会发现血糖明显超过正常人,这种介于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之间的状态就是糖尿病前期,也叫糖耐量受损。很多人觉得,不就是血糖稍高一点吗,应该不碍事。但教授指出,欧洲心脏调查和中国心脏调查均显示,糖尿病和心肌梗死是一对致死性组合。在冠心病患者中,糖代谢异常(包括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远比我们想像得普遍。“很多研究表明,餐后高血糖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关系密切。”可见,即便是尚未发展到糖尿病阶段,糖尿病前期病人的心脏也面临着极大的风险。

相关阅读:糖尿病早治有三大好处

根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的最新流行病学调查,中国城镇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11%,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则为15%左右,即社会上有一位糖尿病患者,差不多就有一位即将步入糖尿病行列的糖尿病前期患者。据专家介绍,如果不进行干预,大约1/3的糖尿病前期患者会发展为糖尿病。

并且,如果仅仅检测空腹血糖,有很大一部分糖代谢异常患者被漏诊,特别是糖尿病前期患者。有鉴于此,英国牛津大学糖尿病中心的瓦瑞·赫曼教授介绍说,2007美国及欧洲《糖尿病、糖尿病前期和心血管疾病指南》均推荐糖耐量试验检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以期尽早发现高血糖和无症状2型糖尿病。并且,尽早干预已经成为欧美国家专科糖尿病医生的共识。

如果能将餐后血糖控制住,有三大好处:一是有效控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二是降低糖尿病前期进展为2型糖尿病的风险,三是减低患者的心血管风险,而这点是最重要的。(责任编辑:林雨芬)

  • 吴中华

    吴中华

    主任医师擅长:失眠
  • 余立松

    余立松

    主任医师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内科疑难杂症
  • 蔡长明

    蔡长明

    主任医师擅长:各种不明原因发热、贫血的诊治以及白血病,淋
  • 邵迎新

    邵迎新

    主任医师擅长:甲亢,甲状腺瘤,甲减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