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冠心病

首页 > 内科 > 冠心病 > 预防 > 正文

不良习惯让心脏提前变“老”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28日

全球医院网2008-05-24我要评论

杭州某公司部门经理刘某,连续几天与客户谈生意至深夜,待最后一天送客户离杭回到家已是凌晨1点多。躺下后不久刘某觉得胸闷,随后出现持续性胸痛。近3点刘某被送到医院,医生确诊其为心肌梗死。经紧急抢救,刘某终于幸免于难。

在检查中发现,刘某血压、血脂都高,而41岁的他说在7年前曾体检过,之后再没全面检查过身体。像刘某这样年纪不大但心脑血管却早早出问题的人越来越多。

据有关资料显示,猝死约80%是因心脑血管疾病恶性发作,过劳猝死应引发全社会的关注。

所谓过劳,通常是指超过正常规律的非生理性过度劳动,大多发生于工作紧张、压力过大的脑力劳动者。医学研究表明,在非生理的过度劳动中,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规律遭到破坏,体内的疲劳淤积向过劳状态转移。

不良生活习惯是心脑血管疾病年轻化的主要因素,过劳则是雪上加霜,是猝死的导火线。

据我们对近年来200多名发生心肌梗死的中青年病人检查了解发现,近六成有不良生活习惯。这个年龄段的人多为业务骨干,工作辛苦、压力大,为消除压力便抽烟、喝酒、高脂肪饮食且习惯于夜生活。久而久之,“三高”(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不知不觉缠身。

由于此年龄段尚属机体功能的衰退初期,平时身体几乎感觉不到任何不适和发病先兆,自恃身体健康,殊不知这给健康埋下了“定时炸弹”,此时如过劳状态超过生理极限或遇有突发应急事件刺激,就会造成心因性猝死的悲剧发生。

为了避免“三高”乃至猝死的发生,应该逐步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低脂饮食、常规运动、戒烟、劳逸结合等。在此基础上,还需恰当的药物治疗,如使用控制血压、降低血脂和控制血糖的药物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 吴中华

    吴中华

    主任医师擅长:失眠
  • 余立松

    余立松

    主任医师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内科疑难杂症
  • 蔡长明

    蔡长明

    主任医师擅长:各种不明原因发热、贫血的诊治以及白血病,淋
  • 邵迎新

    邵迎新

    主任医师擅长:甲亢,甲状腺瘤,甲减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