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糖尿病

首页 > 内科 > 糖尿病 > 护理 > 正文

患糖尿病意味着终身病?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28日

来源:39健康网2014-08-02我要评论

糖尿病治疗是由健康教育、饮食、运动、药物和疾病监测五大要素构成的综合性过程。这五大治疗环节对糖尿病良好控制缺一不可,比喻为“五架马车,并驾齐驱”。在五架马车中,教育、饮食、运动、监测均可由糖友自行操作,唯独药物是需要医生长期跟踪及加以指导。

依据分型选择糖尿病用药

糖尿病用药主要包括口服降糖药物及胰岛素两大类,它们对不同类型的糖友有其各自相应的适应症。选择药物主要根据糖尿病的分型,目前糖尿病包括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四种类型。

一般的口服降糖药物适用于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早期均可通过口服降糖药有效控制血糖;胰岛素则适用于1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及特殊类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体内胰岛素缺失,必须注射胰岛素;妊娠期间因口服药物对胎儿有影响,故使用没有副作用的胰岛素,使用过程中注意防范低血糖。2型糖尿病晚期,胰岛素分泌严重减少,口服药难以有效控制,也需打胰岛素治疗。

总的来说,糖尿病后期的最终归宿都要走向注射胰岛素这条路,药物失效的糖友也要注射胰岛素。

糖尿病并非是“终身病”

在很多病人的印象中,糖尿病是个终身病,一旦服了药就没有停歇的时候。从目前看并非如此,要区别对待。1型糖尿病因胰岛没功能,需终身打胰岛素,是个终身病;而妊娠糖尿病则不是终身病,怀孕时血糖升高,大多数患者产后血糖可以恢复正常,所以不算。此外,早期的2型糖尿病,如果积极采取措施,血糖也可以转到正常范围,甚至不需继续服药。

为何有些人确诊糖尿病后最终演变为终身病呢?徐谷根主任认为有三大因素:一是有些早期的2型糖尿病患者无明显症状,血糖处于临界值,没意识到自己已患病;二是有些糖尿病患者早期餐后血糖高,空腹血糖却不高,每年体检血糖均显示正常,从而导致病情被耽误多年;三是很多医务人员没有意识到,应把治疗策略往前提。

现实中众多糖友等到血糖值飙升,饮食、生活方式控制不住后才想到要吃药治疗,然而关键的几年逝去,只能换来“终身病”的无奈结局。(责任编辑:李振欢)

  • 吴中华

    吴中华

    主任医师擅长:失眠
  • 余立松

    余立松

    主任医师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内科疑难杂症
  • 蔡长明

    蔡长明

    主任医师擅长:各种不明原因发热、贫血的诊治以及白血病,淋
  • 邵迎新

    邵迎新

    主任医师擅长:甲亢,甲状腺瘤,甲减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