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糖尿病

首页 > 内科 > 糖尿病 > 护理 > 正文

糖友降糖有度 否则或适得其反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28日

来源:全球医院网综合2014-10-10我要评论

秋季天气开始凉爽,但“秋老虎”也会随时发威,气温忽冷忽热,让糖尿病患者无所适从。这一时期,糖尿病患者要保证饮食、运动、药物三者密切配合,保持良好心态,血糖才能平稳。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中庸之道,凡事有度,太过的话反而会适得其反。同样,糖尿病治疗也要把握“度”的问题,以免过犹不及。糖友中常见的“过度”有以下六种:

一是降糖过度

有些医生患者过度强调降糖达标,认为在正常范围内越低越好。可是,血糖降得过于严格,可能发生低血糖,严重的甚至致残致死。目前认为,老年人和合并多种糖尿病并发症的患者,不宜将血糖降得过低,也不宜降得过快,否则会增加低血糖及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二是节食过度

血糖高与饮食不节制有关,于是有些病人过度控制饮食,甚至不吃主食。这是错误的。首先,人体需要足够的热量供应;其次,主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是刺激胰岛素分泌的天然物质,进食过少反而不利于血糖控制;再次,进食过少还会造成营养不良,研究证实,糖尿病足溃疡难以愈合就与营养不良有关;最后,过度节食还可能引起心理障碍。研究表明,体重过低与过胖,死亡率都会增加。尤其是中年以后的糖尿病患者,过于消瘦并无益处。

三是运动过度

运动可以降糖,但运动过度会引起骨骼肌肉损伤,还可能诱发心脑血管事件。曾有个患者,每天清晨血糖很高,经查问生活习惯,他虽然年近50岁,每天早上还要打篮球一两个小时。医生劝这位患者减少运动量,遵从医嘱后,患者的清晨高血糖果然消失了。这是因为,运动过度会引起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升高血糖的激素分泌增加,由此引发高血糖。

四是焦虑过度

有的患者确诊糖尿病后,十分焦虑,甚至影响到进食、睡觉。其结果就是血糖难以控制。有时候,血糖稍高带来的严重焦虑,其伤害甚至会超过高血糖本身。高血糖是相对容易控制的,而焦虑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调整,包括接受药物治疗。

五是对药物依赖过度

糖尿病治疗强调综合治疗,除了药物,还需要生活方式干预,且所有降糖药都应在饮食和运动的基础上使用。不重视饮食和运动,一味依靠增加降糖药来控制血糖,其结果是血糖控制不好,还会加快胰岛细胞走向衰竭。

六是对医生依赖过度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非常重要,其内容包括血糖自我监测和在此基础上的药物调整,以及如何选择饮食和运动,如何就医等。只有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达到“我的疾病我做主”的理想境界。

生活规律才能管好血糖。血糖非常敏感,在生活中,饮食、运动、睡眠,甚至情绪的变化都会引起它的波动。因此,规律的生活对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非常重要。

若糖友常常感觉到手脚发麻、走路腿软,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具有益气行滞、活血祛瘀、通络止痛作用的药物。例如木丹颗粒是专门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新药,适用于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属气虚络阻证。尤其适用于临床症状表现为四肢末梢及躯干部麻木、疼痛及感觉异常,或见肌肤甲错、面色晦暗、倦怠乏力、神疲懒言、自汗等。

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中医药在治疗微循环障碍相关疾病方面疗效确切,特别是远期疗效显著。其中丹红注射液及木丹颗粒、脑心通胶囊联合应用在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责任编辑:李振欢)

相关阅读

  • 吴中华

    吴中华

    主任医师擅长:失眠
  • 余立松

    余立松

    主任医师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内科疑难杂症
  • 蔡长明

    蔡长明

    主任医师擅长:各种不明原因发热、贫血的诊治以及白血病,淋
  • 邵迎新

    邵迎新

    主任医师擅长:甲亢,甲状腺瘤,甲减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