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高血压

首页 > 内科 > 高血压 > 治疗 > 正文

中医治高血压 首重肠道畅通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28日

全球医院网2008-06-10我要评论

高血压的主要特点是,动脉血压升高,尤其是以舒张压升高。在病程中后期可引起心血管、脑、肾病变。老年人的主要并发症为脑中风、冠心病与肾功能衰竭等。

从中医的理论而言,高血压的病位主要在肝肾,肝肾的阴阳失调是基本因素。高血压病患中,80%为轻型患者,无明显的临床表现,有时会出现头晕、头痛,或是头颈部有沉重紧感,病程漫长,却潜在着对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持续损害,因此定期体检、自我注意就变得极为重要。

血压若高于160/95毫米汞柱,就要密切注意。

中医治疗高血压,要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调整阴阳。早期病位主要在肝,多见肝郁化火、肝火上炎或肝阳上亢,属实证,用清降的方法;中期病涉肝肾;病变后期常阴阳皆虚,治以补益为主,兼以镇潜。肝肾阴虚、阴虚阳亢为最常见证型和基本病理,治法总不离滋阴潜阳。

高血压后期,常会有心、脑、肾的并发症,也应同时治疗。如瘀血、冠状动脉疾病,可用丹参、桃仁、红花、赤芍等,脑部受损可用川芎、牛膝,肾脏受损可选泽兰、益母草等。

中医治疗高血压,要特别注意通便,保持大便通畅,对降压与稳定血压,有积极的治疗作用。尤其是常有便秘的患者,更需要保持经常性的大便畅通,对于预防中风,也十分必要。

通便药物中,使用大黄的机会很多,而大黄的通便作用显著,且安全。在高血压急症时,可用较大剂量的大黄粉六至十克,加开水冲服,药后四至六小时即可泻下大量稀便,而在大便通泻之后,血压多会缓缓下降。

同时也要服用对症的中药汤剂,才能确保疗效。而对于平日就怕冷的便秘患者,可选用温润的药物,如当归、黄耆、生白朮、肉苁蓉等。

决明子是一味非常好用的药,夏日时常拿来代茶饮服,能平肝、降脂、润肠。

相关阅读

  • 吴中华

    吴中华

    主任医师擅长:失眠
  • 余立松

    余立松

    主任医师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内科疑难杂症
  • 蔡长明

    蔡长明

    主任医师擅长:各种不明原因发热、贫血的诊治以及白血病,淋
  • 邵迎新

    邵迎新

    主任医师擅长:甲亢,甲状腺瘤,甲减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