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及青少年,正值生长发育时期,铁的需求量高。牛奶及母乳中含铁较少,距婴儿需要量相差甚大,同时牛奶中铁的吸收率仅有10%,所以婴儿要适时断奶,添加含铁较多的辅助食品。妇女每次月经来潮,失血量40~60毫升,每天要比正常人多补充0.5~1毫克铁。妇女在妊娠期、分娩期、哺乳期,铁的需求量尤其大,应摄入含铁丰富的食物,在妊娠后6个月还应额外补充铁剂。
缺铁性贫血的发生是隐伏的。缺铁性的贫血的防治症状进展缓慢,患者常能很好地适应,并继续学习、工作。缺铁性的贫血的防治常见的症状是头晕、乏力、心悸、气短、眼花、耳呜等。缺铁的特殊表现有口角炎、舌乳头萎缩、舌炎,严重缺铁可有食欲减退、大便秘结、匙状反甲、黏膜苍白、毛发干枯、口唇角化,偶尔还有异食癖,患者常控制不住地进食一种“食物”,如黏土、冰块、粉笔等。 缺铁性的贫血的防治 满足生理需求。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缺铁性的贫血的防治满足生理需求,为了能尽快治愈贫血,希望患者在治疗时一定要注意禁忌相关问题。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