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不良性贫血,顾名思义就是指因缺乏造血所必需的营养物质而引起的贫血。幼儿阶段是这种症状的高发时期,尤其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但父母往往未能及时察觉,给孩子的身体造成了不可弥补的伤害。
营养不良性贫血该如何补救
营养不良性贫血的常见患病人群是学生,这是因为很多学生有挑食、偏食的不良习惯,加之很多中小学生经常在学校吃饭,没有父母的督促,就挑自己喜欢的食物吃,以致造成营养物质摄入不均衡,出现营养不良性疾病。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头昏、疲乏、面色苍白、心慌等症状,可在寒假期间到医院内科门诊就诊,做血常规、肝功化验检查,如化验结果发现是贫血,建议做进一步检查查明贫血的性质。
对于学生多见的营养不良性贫血,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和食物补充疗法。除了药物治疗还要注意科学调理饮食,适当多吃些含铁、铜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肾、心等内脏,蛤蚌、牡蛎和鱼虾等水产品,荞麦、红薯等粗粮,核桃、瓜子和花生等坚果类,以及大豆、豆制品、蘑菇和黑木耳等。
下面推荐几例家庭可常做的食物的做法,以治疗婴幼儿营养不良性贫血症:
·生猪骨或羊骨250克,枸杞15克,黑豆30克,大枣10枚,加水煎熬。去骨后视宝宝食量分数次服用;·猪胃一个、黄芪60克,冰糖适量,炖熟后分数天服用;·羊肉500克煮熟研泥,山药500克研泥,然后加入用肉汤煮透的粥内;·把莲子带芯磨成粉,加入桂圆肉、冰糖,按常法煮粥服用。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