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小儿糖尿病一定要打胰岛素吗 是不是所有小儿糖尿病患者都有这种享受口服用药控制血糖的“福分”?哪些孩子必须注射胰岛素?哪些孩子可以免受打针之苦? 小儿糖尿病大多数为1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
是不是所有小儿糖尿病患者都有这种享受口服用药控制血糖的“福分”?哪些孩子必须注射胰岛素?哪些孩子可以免受打针之苦?
小儿糖尿病大多数为1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患儿的胰岛b细胞功能受到破坏,因此这些孩子体内的胰岛素绝对缺乏,迄今为止,这些孩子需每天注射2~4次胰岛素才能维持血糖正常,如果不注射胰岛素会发生酮症酸中毒、昏迷,甚至危及生命。而小儿2型糖尿病往往发生于肥胖的孩子,这些孩子体内胰岛素水平往往正常或偏高,但其胰岛素不能发挥正常的降血糖作用,此现象称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可以口服药物治疗降血糖,但是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仅用口服药治疗往往不能满意地控制血糖,因此对于小儿2型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加口服药联合治疗才是最佳的治疗方案。
警惕新生儿糖尿病
新生儿是指出生一个月以内的孩子。从满月到一岁则称婴儿期。而在出生6个月以内被确诊的糖尿病均可能为新生儿糖尿病。这是因为出生后即患糖尿病的孩子在患糖尿病初期的症状可能不太明显,往往在生后3~6个月才发现尿糖阳性,多尿、脱水、生长不良或酮症酸中毒等临床症状。因此新生儿糖尿病大多在出生后2个月后才被确诊,大多因为婴儿伴有发热或腹泻等感染症状就诊时而发现有糖尿病。这些孩子经几周或几个月的治疗,约半数病人可以缓解,称新生儿暂时性糖尿病,但以后到了儿童青少年期或到了成人糖尿病又会复发。另有半数病人则为永久性糖尿病。
以往医生对新生儿糖尿病的治疗毫无疑问地会使用胰岛素注射。因为长期以来,医生们认为新生儿糖尿病必须使用胰岛素替代疗法才能控制血糖,给孩子带来极大的痛苦。
其实,有一种类型的新生儿糖尿病是完全可以服药控制的。
【典型病例】1岁半的明明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他在出生后两个月时被确诊为糖尿病,当时医生告知需每天多次注射胰岛素才能控制血糖。明明的父母实在不忍心让幼小的儿子天天经受打针的折磨,于是他们放弃了治疗而把孩子抱回家。但回家后,孩子的血糖一直很高,达11~18毫摩尔/升,而且已影响发育,其身高和体重均比同龄的小朋友偏低。去年11月,明明父母千里迢迢来我院求治,我们给明明用格列本脲口服用药,三天后,血糖降至正常,达5~6毫摩尔/升,明明全家和我们医务人员均十分高兴。随着血糖的下降,明明的发育状况也随之改善。
沈水仙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教授
延伸阅读:
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怎么治疗?
每年感冒6次以上 需警惕诱发肾病
留意糖尿病性肾病早期表现
注意饮食远离肾病
小编推荐:
生活上注意防止感冒、感染等会加重病情的因素,在糖尿病饮食的基础上:低盐,低脂、中等量优质蛋白饮食。
三、对肾脏的病理损伤进行修复,通过微化中药活性物质,增加肾脏有效循环血流量,改善肾脏缺血缺氧状态,修复肾脏的病理损伤,增强肾脏的排毒功能,延缓病情……更多>>
预防糖尿病调脂是关键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以谷物为主的饮食习惯渐渐变成了以大鱼大肉、油水十足为主的饮食结构,这导致肥胖和血脂异常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据调查显示,血脂紊乱已成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由此引发的各种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已成为威胁生命的主要祸首。专家提醒,血脂紊乱须及时纠正,以防给身体造成重大健康隐患。□本报记者|周莲莲|文 血脂紊乱易引发糖尿病 40多岁的秦……更多>>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