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糖尿病

首页 > 内科 > 糖尿病 > 护理 > 正文

糖尿病 渐成一种“流行病”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23日

核心提示:糖尿病 渐成一种“流行病” 世界卫生组织的有关资料表明,糖尿病的患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以及对总体健康的危害程度,已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第3位;糖尿病造成的死亡,也居当今世界死亡原因的第5位……

  世界卫生组织的有关资料表明,糖尿病的患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以及对总体健康的危害程度,已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第3位;糖尿病造成的死亡,也居当今世界死亡原因的第5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糖尿病也正在越来越变成令人不安的流行病。

  用数字阐述糖尿病

  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指出,当时全球糖尿病患者为1.48亿,预测到2025年将上升为3亿。1995年,发展中国家糖尿病患者占全世界的60%,到2025年将占80%。新增加的糖尿病患者将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次大陆及非洲等发展中国家。

  糖尿病常发生酮症酸中毒、低血糖,以及大血管、微血管和周围神经病变等严重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在许多国家已成为致死、致残并造成医疗费用增高的一个主要原因。据统计,美国1987年至1992年每年直接或间接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费用从210亿美元增至920亿美元。1992年美国糖尿病患者的人均直接医疗费用高达6000美元。

  世界卫生组织最近对西太区卫生费用的分析表明,16%的医院支出用于糖尿病患者,相当多的国家无力承受这笔巨额支出。

  美国每年化在和糖尿病相关的治疗费用是 $1,160亿。请看下面统计数据(见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网站):

  1) 20岁以上成年人患糖尿病占总人数10.2% (男11.2,女9.4 。约25%是未被诊断的按年龄组分,20-39岁,2.5%;40-59岁,10.6%; 60岁以上,22.9%;

  2) 2006年美国因糖尿病引起的死亡人数是 72,449。排死亡原因第6名(和中国同)。

  3) 2006年以糖尿病为主,通过急救车送医的,2千8 百60万。收住院 584,000。

  相对于美国而言,2009年在采用了和西方国家相同的严格标准筛检后得到了中国糖尿病人数的可靠数据,于当年10月份发表在国际著名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一篇题名为:“中国人群中的糖尿病患病率”的研究论文中。这次公布的数据是中国有9200万糖尿病患者,世界第一。另有1.48亿糖尿病前期患者(糖调节功能不足)。中国糖尿病患者已经占成年人的10%,快赶上美国的11%了。可美国是一个“胖子国家”呀。中国数据超过德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新数据显示,城市的糖尿病人患病率 (12.5%),高于农村 (9%)。农村人数增加之快特别令人不安,因为那里的医疗卫生条件毕竟十分有限,而糖尿病的治疗却十分昂贵。

  1型糖尿病呈现低龄化趋势

  “我5岁那年就被确诊糖尿病,一日三餐前必须注射胰岛素,糖果糕点全都不能碰,常常被低血糖困扰。”来自四川乐山的高三学生刘琳丹说。

  在24日于成都开幕的医疗器械博览会上,记者见到10多个身患糖尿病的孩子,平均年龄只有十来岁。看着别的孩子都拉着父母的手买雪糕,他们只能想像这些零食的美味。

  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科教授田浩明介绍,目前中国主要城市的儿童糖尿病年发病率为每10万人中有1.6人,其中九成是1型糖尿病。

  田浩明说:“儿童1型糖尿病发病的原因,一是感冒、腮腺炎等病毒感染。二是饮食方面,婴儿出生后最好8个月以后才进行牛奶喂养,否则患糖尿病的概率会增大,食物对婴幼儿糖尿病有一定影响。三是与基因有关,目前医学界认为新生儿糖尿病与遗传基因有关,父母可能有遗传基因,在自己身上并没有体现,却在孩子身上体现出来。”

  田浩明建议妇女从孕期到产期都应加强遗传筛查,儿童也应该注意低糖低脂的健康饮食,加强锻炼,定期体检,有助预防和早期发现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正在“年轻化”

  14岁的小海是北京一所重点中学的学生,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顶呱呱,就是体育成绩老不及格,原因很简单:身体太胖!跳也跳不动,跑也跑不了。为此,小海和他的父母都很苦恼。更可怕的是,在一次体检时,医生竟查出年纪轻轻的小海患有“2型糖尿病”。

  其实小海的情况并不是个例。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博士生导师杨金奎告诉记者,临床上仅有1/3的患者会出现糖尿病——“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下降的典型症状。据统计,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病率达到了2%%。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占了90%%。更为触目惊心的一组数字是:目前全球学龄前儿童糖尿病患者以每年5%%的速度递增,全球15岁以下人群中平均每天就要增加200名糖尿病患者!

  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2型糖尿病”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只有成人才发病,近年来却日趋“年轻化”。据报道,在日本,80%%的儿童糖尿病患者为“2型糖尿病”。而“2型糖尿病”患者的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神经病变等所带来的危害已经远远超过了糖尿病本身。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发生?你看看身边日益增多的小胖墩儿就知道答案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得我们身边的小胖墩儿越来越多。2型糖尿病”的青少年患者也就越来越多。很多父母以为,孩子在长身体的时候胖一点没关系,结实一点没有坏处。殊不知,孩子若是长期处于肥胖或者超重的状况下,一方面由于胰岛素要结合的靶细胞上面的胰岛素受体减少,或是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后细胞内反应的缺陷,体内产生胰岛素抵抗;另一方面,长期肥胖或者超重也会导致胰腺中分泌胰岛素的胰岛功能逐渐衰竭,长此以往就会患上“2型糖尿病”。

  糖尿病是种种疾病“温床”

  我们看见很多糖尿病者面色红润,与健康人差不多,究竟糖尿病有多大危害呢?

  尽管糖尿病本身并不危及生命,但由于病者的血糖升高、蛋白质分解增加和机体的抵抗力降低,很容易引起病菌感染,严重者可由于感染或其他并发症而诱发急性代谢紊乱,引起酮症酸中毒或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所以,你不要看有些病者表面很好,他(她)却处处潜伏着危机。尽管目前治疗技术有很大发展,使糖尿病者寿命大大延长,但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一些慢性并发症仍很难避免,这可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

  1、在血管病变方面,常有两种类型,即大血管和微血管的病变。前者为动脉粥样硬化,常累及主动脉、冠状动脉、大脑动脉、肾动脉、足背动脉等大中动脉,并由此发生高血压、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梗塞、脑血栓形成、下肢坏疽等。微血管病变常累及许多器官和组织,其中最重要的是肾小球硬化症、糖尿病性心肌病变和视网膜病变,后者常是糖尿病者失明的主要原因;

  2、在神经病变方面,由于糖代谢障碍,使神经能量供应不足,加上微血管病变,使整个神经系统受累,最常见的是糖尿病性多发性神经炎。如累及植物神经,还可引起瞳孔和出汗改变、腹泻、便秘、尿失禁、阳痿等。如因血管硬化而并发脑血管病,则后果更严重。

  由糖尿病派生出来的疾病还有很多,医学上称它们为糖尿病并发症,因此,糖尿病可算得上是“百病之母”。

  那么,糖尿病如何防治呢?

  对于糖尿病而言,治疗方面目前对症处理。一个人得了糖尿病,首先要认识到这种病是缺乏根治方法的慢性疾病,必须长期乃至终生治疗。因此,需要病者和医生密切合作,耐心治疗。如果措施得当,糖尿病人仍可达到正常健康人同样的寿限。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一项基础措施,不论是哪一类型的糖尿病,均应长期和严格遵守。很多非胰岛素依赖型病者,特别是肥胖者,通过认真控制饮食,就能使症状改善,并能很好地控制病情。饮食治疗包括总热量估计、营养成分的合理分配和进餐的定时定量,由医生根据病人标准体重、工作种类、生活习惯及病情具体制定和调整。一般来说,接受治疗的病人,开始总觉得很饿,抱怨医生批准的进食数量太少。有些人甚至会忍不住偷吃东西,像馋嘴的小孩一样。所以,在住院期间,护士长常常要检查糖尿病患者的柜子和床头,“没收”一些藏起来的食物,以免影响治疗效果。病人出院后,或在家中治疗的病人,则完全要靠自己的自觉性和毅力,才能抵御周围美味食物的诱惑。有时病人实在饿得厉害,可以找些缺乏营养的食物果腹,例如吃一些反复煮过的老菜渣充饥。说到这里,蔡教授笑了笑说,看来,有的病人也挺可怜。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一切都是为了控制血糖,巩固疗效,希望患者能理解医生的苦心,坚持长期合作。

  运动治疗是一种很有效的治疗,可促进肌肉利用葡萄糖,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血中的低密度脂蛋白,降低甘油三酯,从而可减少或延缓血管病变,运动对超重者更为有效。运动的方式可多种多样,从跑步、爬楼梯到打太极拳均可。但要注意控制运动量,适可而止,切勿过量运动,并持之以恒。有些人“三天打鱼,两日晒网”,这不会有多大效果。最好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制定运动计划,并定期检查效果,还要注意,在空腹、饭前和注射胰岛素后,不宜运动,因这时运动容易引起低血糖而发生意外。此外,当合并严重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性肾病者及糖尿病失控者也不宜用运动治疗,以免发生意外。

  药物治疗,包括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替代治疗,必须根据病情和病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才能收到显著疗效,故须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主要需做好以下三点:

  一、加强病情监测  专科医生应定期进行随诊;而病人自己应定期到医院门诊,检测血糖和24小时尿糖量;每隔2~3个月宜复查糖化血红蛋白一次,以了解病情控制程序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每半年应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着重了解血脂水平和心血管、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早期症状。有条件的病者和家属,除要学会尿糖测定外,还宜学会用血糖计来测定毛细血管的血糖含量,以便更好地调整用药,实现家庭自我血糖监测。

  二、坚持良好的病情控制  长期和良好的病情控制不仅可以纠正代谢紊乱,消除症状,保障儿童患者正常生长发育和成人患者具有一定劳动力或工作能力,而且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根据血糖监测,良好的治疗控制为:早餐前血糖每分升70~90毫克,早餐后1小时100~160毫克,早餐后2小时80~120毫克;24小时尿糖量小于5克。中等控制的血糖分别为早餐前70~100毫克,早餐后1小时100~180毫克,早餐后2小时80~150毫克;24小时尿糖量在10克以内。

  三、充分宣传教育  糖尿病者要长期密切配合医生取得良好的病情控制,必须懂得一些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和治疗控制要求。最好能学会尿糖定性测定和血糖计使用,掌握饮食治疗原则和具体实施办法,应用降糖药物的注意事项,学会自己注射胰岛素等基本技术。保持规律的生活,戒烟、酒等,以便能在医生指导下长期坚持合理治疗。

  延伸阅读:

  当心 夏天糖尿病人易高渗昏迷
正常情况下,渗透压的升高会刺激口渴中枢,促使人主动饮水,但老年糖尿病患者口渴中枢不敏感,对机体发出的“缺水”信号反应迟钝,未能及时充分补水,使渗透压继续升高,最终因脑细胞脱水而出现昏迷。  糖尿病高渗昏迷是在糖尿病基础上发生的高血糖、高渗透压、高度脱水而没有酮症酸中毒的一种急性并发症,发病时血糖急剧升高,常在28毫摩/升以上,重者可达59毫摩/升。高渗昏迷多……更多>>

  糖尿病吃什么维生素
糖尿病吃什么维生素好呢?你知道糖尿病人吃什么维生素可以调节血糖?下面我们就对“糖尿病吃什么维生素”进行相关介绍。  糖尿病吃什么维生素:各种维生素营养剂的介绍  烟酸:烟酸是葡萄糖耐量因子(GTF)的组成物,在身体中是可以增强胰岛素作用的营养素,因此其有影响身体调节血糖高低的能力,即使烟酸含量正常,额外补充一些,有助于血糖的调节,同时烟酸也可协助糖类、脂肪、……更多>>

  • 吴中华

    吴中华

    主任医师擅长:失眠
  • 余立松

    余立松

    主任医师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内科疑难杂症
  • 蔡长明

    蔡长明

    主任医师擅长:各种不明原因发热、贫血的诊治以及白血病,淋
  • 邵迎新

    邵迎新

    主任医师擅长:甲亢,甲状腺瘤,甲减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