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三高”每年要做血管超声 导语: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患者,冠心病病人,以及长期吸烟的人,都应该及早进行血管超声筛检。通过超声检查,心脏、脑部、颈部、肢体、肾动静脉等血管内病变发生的情况……
导语: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患者,冠心病病人,以及长期吸烟的人,都应该及早进行血管超声筛检。通过超声检查,心脏、脑部、颈部、肢体、肾动静脉等血管内病变发生的情况可以一目了然,犹如预测心脑血管疾病的晴雨表。专家建议,50岁以上特别是具有上述危险因素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每年都应该做一次常规的血管超声检查。
“三高”每年要做血管超声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心脑血管病罪魁祸首“三高”,严重危害现代人健康。临床上很多高血压病人特别是肥胖型常伴有糖尿病,而糖尿病也较多的伴有高血压,因此将两者称之同源性疾病。高血压与糖尿病可能存在共同的遗传基因;糖尿病病人血管对具有升压作用的血管紧张素敏感;糖尿病易引起肾脏损害,肾脏受损害后可使血压升高。此外糖尿病人由于血糖增高,血粘稠度增加,血管壁受损,血管阻力增加,易引起高血压。 很多糖尿病人都伴有高脂血症,因此人们通常把糖尿病与高脂血症称为姐妹病,并认为高血脂是糖尿病的继发症。据统计大约40%的糖尿病病人有脂代谢紊乱。其特点是甘油三酯增高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糖尿病引起血脂增高的原因是由于糖尿病人胰岛素不足时,体内脂酶活泼性是减低的,因此容易血脂增高。另一方面糖尿病本身除糖代谢紊乱外同时还伴脂肪、蛋白质和水、电介质的紊乱。经常有游离脂肪酸从脂肪库中动员出来,使血中甘油三酯及游离脂肪酸浓度增高。再一方面2型糖尿病人进食过多,运动少,促使体内脂类合成增多,这也是造成血脂增高度的原因。而肥胖伴高血脂者,由于胰岛素受体数相对减少,从而产生胰岛素抵抗,易诱发糖尿病。血脂增高者还易引起心、脑血管并发症。由此可知高血压与糖尿病都与高血脂有关,因此防治高血压病与糖尿病都应该同时降血脂。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患者,冠心病病人,以及长期吸烟的人,都应该及早进行血管超声筛检。通过超声检查,心脏、脑部、颈部、肢体、肾动静脉等血管内病变发生的情况可以一目了然,犹如预测心脑血管疾病的晴雨表。专家建议,50岁以上特别是具有上述危险因素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每年都应该做一次常规的血管超声检查。
血管超声可以说是一种既简单、又经济的无创筛查手段。长期高血压患者可能会有脑血管病变,如突然头晕、手麻了,或肢体发麻,这些都是危险症状,即使只是一过性的,也要引起警惕;还有的病人偶尔觉得手拿东西没劲或半身无力,这个症状一会儿又过去了,觉得没问题,结果经血管超声一查,发现颈动脉狭窄。由于颅内建立了侧支循环,病人的临床症状不典型,病变通常由狭窄慢慢发展到闭塞,这样就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闭塞以后再来治就晚了,而超声可以及早发现血管狭窄的程度。像这样的病人应及时到医院做血管超声检查,主要查脑血管和颈部血管,这两项检查费用加起来才只有300元。
经常听到有些老年人,尤其是糖尿病人说走不了长路,走一段路就感觉疲劳或者腿发疼,但歇歇就好了。结果一做下肢动脉超声才发现,整个大血管都快闭塞了。华教授说,虽然闭塞的速度很缓慢,但哪个地方闭了,哪个地方没闭,都逃不过超声的“火眼金睛”。还有很多糖尿病人出现下肢血管狭窄,自己并不知道,结果导致肢端坏死,如果能早做肢体血管检查得到及时治疗的话,就能避免不幸的发生。
近年来有研究认为,急性血栓病人采用超声辅助药物溶栓治疗能够更加迅速、有效地帮助患者恢复,且并发症少。在北京宣武医院,超声诊断科跟临床科室结合得非常好,每年做血管超声可达到25000人次,检出率与血管造影的符合率高达93%。最后需要提醒的是,超声检查的准确性有一定的主观因素,跟医生的手法也有很大关系,因此患者应该去大医院,找有资质、有经验的医生进行检查。
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已成我国居民的头号杀号。因此,对心血管疾病的人群防治和全程关护已刻不容缓。心血管病治疗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预防。大型临床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是可控可防的,90%的心肌梗死可由9个可测可控的因素所预测。因此应抓好疾病防治的上游,即一级预防,注重治疗,而不是针对发病后甚至急性心梗等严重事件发生后进行的干预和补救。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