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痛风

首页 > 内科 > 痛风 > 病因 > 正文

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与尿酸钠微晶体的形成有关系吗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04日

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与尿酸钠微晶体的形成有关系吗

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与尿酸钠微晶体的形成有关系吗?我院风湿骨科特别指出,血液或滑囊液中,尿酸钠浓度达到饱和状态,即出现结晶沉淀。故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与高尿酸血症程度呈正相关。然而,许多高尿酸血症病人,终生无急性关节炎发作。有些病人是在高尿酸血症持续多年后,才有痛风发生。相反,少数急性痛风病人,血尿酸浓度却显著低于饱和状态。还有一部分病人,在降尿酸治疗后,诱发急性痛风,即所谓尿酸盐游走性发作。那么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与尿酸钠微晶体的形成有关系吗?下面具体来看看。

1、蛋白多糖学说: 每个蛋白多糖分子,不但占有较大空间,而且带有大量负电荷。蛋白多糖的阴离子间隙可以明显增加尿酸钠的可溶性,从而抑制其结晶的形成。若蛋白多糖分子结构不完整,或经胰蛋白酶消化,则使尿酸盐溶解度降低,即抑制微结晶的形成的功能下降,则可能导致急性痛风发作。推荐阅读:有简单治疗痛风的方法吗

2、创伤及其他影响因素:损伤促使关节腔滑囊表面尿酸盐结晶脱落,引致痛风发作。急性痛风常在露宿野外发作,并且常累及第一趾跖趾关节,与病人行走时,此关节承受体重的应力最大有关。

3、温度相关学说 :人体内中心体温与人肢体远端及外周关节腔内温度之间,有一定梯度。如足趾、耳缘等温度明显低于中心体温。有人测得膝关节腔内温度约为32℃较中心体温低5℃。Loeb报告,尿酸盐在体温37℃、pH7.4时,溶解度为404μmol/L(6.8mg/dl),而在30℃时为268μmol/L(4.0mg/dl)。这意味着蹠趾关节腔内尿酸浓度>268μmol/L(4.5mg/dl),即可能形成结晶沉淀。痛风病人典型的足部关节炎常在夜间发作,即可能与温度降低有关。

痛风性关节炎发生的自行终止,亦可以温度解释。因为急性发作时局部温度升高,使尿酸钠溶解度明显升高,微晶体逐渐溶解吸收,故炎症逐渐消退。此外,机体处于应激状态,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尿酸钠排泄增加,也可能是病人急性发作自行终止的另一原因。

此外,关节腔及其周围组织血液供应相对较少,运动时,组织耗氧量增加,无氧酵解乳酸产生增多以致pH下降等,均可诱使急性痛风发作。

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与尿酸钠微晶体的形成有关系?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是不是此问题有了解呢,痛风性关节炎症的病因有很多,这只是其中之一,更多相关问题,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


相关阅读

  • 吴中华

    吴中华

    主任医师擅长:失眠
  • 余立松

    余立松

    主任医师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内科疑难杂症
  • 蔡长明

    蔡长明

    主任医师擅长:各种不明原因发热、贫血的诊治以及白血病,淋
  • 邵迎新

    邵迎新

    主任医师擅长:甲亢,甲状腺瘤,甲减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