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糖尿病

首页 > 内科 > 糖尿病 > 病因 > 正文

糖尿病患者和血糖监测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18日

  监测血糖的意义

  1.血糖水平是判断糖尿病治疗情况的最直接指标。糖尿病治疗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将血糖控制在正常的水平。

  2.测试血糖不受肾糖阈的影响,较尿糖更准确。

  3.能准确地反映机体实际血糖情况;不仅可以反映高血糖,而且可以反映低血糖。因而,更适合注射胰岛素的患者调整用量、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监测血糖应注意的事项

  1.血糖监测应该控制的范围:由于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大,在治疗过程中,应该尽量使血糖控制达标。控制的标准为:空腹血糖在4.4~6.1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在4.4~8.0mmol/L,随机血糖不超过10.0mmol/L,同时又不发生低血糖,就可以认为血糖控制良好。由于个体的差异,血糖控制目标也因人而异,患者有必要随时向专科医师咨询,根据自身情况确定血糖的适当范围。如老年人容易发生低血糖,制订的血糖标准可略高一点;糖尿病孕妇为了胎儿的健康发育,血糖一定要严格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2.血糖监测适宜的时间:糖尿病患者需要监测三餐前、三餐后血糖和睡前血糖,即检测7次血糖。具体定义是:①空腹血糖:指隔夜空腹8小时以上、早餐前采血测定的血糖值(中、晚餐前测定的血糖不能叫空腹血糖);②餐前血糖:指早、中、晚餐前30分钟测定的血糖;③餐后两小时血糖:指早、中、晚餐从吃第一口饭开始2小时后测定的血糖;④睡前血糖:指在晚睡前(约21:00~22:00)测定的血糖。

  3.血糖监测的频度:血糖监测的频度,可以通过与专科医师商量后自己决定。当近期血糖偏高时,应监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而当近期经常出现低血糖时,最好注意监测餐前血糖和夜间血糖。可以尝试间隔一段时间,在某日的不同时间测4~6次血糖,这样可以了解一天24小时的血糖变化规律。对于血糖控制较稳定的患者,血糖监测的间隔可以较长,比如每周监测2次或两周监测1次。但对近期血糖波动较大、新确诊的糖尿病患者、近期血糖控制不稳定需换药或调整剂量、妊娠、有其他应激状况(如手术、运动、外出、饮酒等)的患者,应增加血糖的监测频率,如每天进行4~7次的血糖监测。

  4.血糖监测的方法与步骤:

  ①用酒精消毒手指,并晾干(每次注意轮换手指,不要用脚趾代替手指);

  ②调整血糖仪的矫正码;

  ③用采血针(有的是笔式的)刺破皮肤采血;

  ④待流出一滴血,滴在(或吸在)试纸相应的部位上;

  ⑤等待结果;

  ⑥从显示屏上读数并记录或保存下来(注意血糖的单位)。

  监测血糖是糖尿病自我监测最常用、最可靠的方法。有些糖尿病患者的家庭已经自己购买了快速血糖测定仪(简称血糖仪)。目前市场上各种品牌的血糖仪,价格不一,所以在选择血糖仪时可以参照以下几个标准:

  ★大屏幕,中文字幕,读字清晰;

  ★操作方便;

  ★结果显示快速、准确;

  ★采血量少;

  ★具有数据记忆功能;

相关阅读

  • 吴中华

    吴中华

    主任医师擅长:失眠
  • 余立松

    余立松

    主任医师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内科疑难杂症
  • 蔡长明

    蔡长明

    主任医师擅长:各种不明原因发热、贫血的诊治以及白血病,淋
  • 邵迎新

    邵迎新

    主任医师擅长:甲亢,甲状腺瘤,甲减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