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达标的重要意义
糖尿病患者朋友们大都知道,无论是血糖过高还是过低,若不进行治疗都会在短期内导致神志不清、昏迷,甚至更严重的后果。糖尿病是全身综合性疾病,其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由于代谢紊乱所致的并发症。导致并发症的因素颇多,不仅和血糖、血压,血脂、血粘度的控制有关,也和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
另外血糖的控制情况与上述因素相互影响,长期良好地控制血糖可以明显减少和延缓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使并发症发生的少,发生的晚,发生的轻。研究表明,血糖大范围波动会大大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严重性和患病率,这些并发症包括眼病。肾病、神经病变、心血管病变等。
当心糖尿病黎明现象这一隐性杀手
对于空腹和餐后血糖的控制问题很多医生进行过探讨,这里不再赘述,我想谈谈夜间高血糖和糖尿病黎明现象,因为夜间高血糖和黎明现象一般发生在糖尿病患者熟睡时,比较隐匿,所以更不容忽视。
有些患者觉得血糖一直控制得都不错,怎么还是很早地出现了并发症呢?这让患者朋友百思不得其解。其实很多患者的夜间血糖并不是那么理想,血糖频繁的波动对机体是很不利的,可以这样说:夜间血糖和黎明现象的控制状况也是导致这些并发症的因素之一。
那么什么是黎明现象呢?黎明现象是糖尿病患者在夜间血糖控制尚可且平稳,即无低血糖的情况下,黎明时分(清晨3—9时)由各种激素间不平衡分泌所引起的一种清晨高血糖状态。清晨高血糖是糖尿病控制不良的主要表现,也是影响糖尿病控制质量的关键,而国外研究发现99%以上的清晨高血糖为糖尿病黎明现象。
黎明现象在糖尿病患者乃至正常人群中普遍存在,尤其在糖尿病患者身上表现突出,成为紧密控制糖尿病所必须攻克的难点。另外,降糖药或夜间胰岛素不足所致夜间基础血糖升高延续至清晨的清晨高血糖、降糖药过量所致的夜间低血糖后反应性高血糖(Somogyi现象)等都是血糖控制不好的表现。
双胍类药物——黎明血糖达标的重磅武器
选择合适的降糖药物及治疗方式可有效降低或避免夜间和黎明现象的血糖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口向,目前国际、国内普遍认为夜间加用双胍类降糖药可以起到这方面的作用。
二甲双胍作为2型糖尿病的基础性用药,在临床上广泛使用,这与它的作用机制及其确切的疗效是紧密相关的。经临床研究证实:二甲双胍全面控制空腹及餐后高血糖,更多降低微血管并发症,改善多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是唯一证实可降低大血管并发症的降糖药。
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为您精心呵护
国外近几年已有胰岛素与双胍类药物合用治疗2型糖尿病有优越性的报告,我们自己有限的经验表明:无论
?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使用胰岛素治疗,血糖波动较大时加用二甲双胍可使血糖控制趋于平稳。众所周知,二甲双胍不会引起糖尿病患者及正常血糖者出现低血糖反应,使之成为最受糖尿病患者欢迎的降糖药物之一。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