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糖尿病

首页 > 内科 > 糖尿病 > 症状 > 正文

警惕药源性低血糖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18日

  当糖尿病病人血糖低于2.8mmoI/L时,即可判定是血糖过低,但此时是否出现临床症状,还要看个体之间的差异。

  药源性低血糖症常发生于糖尿病病人使用降糖药物治疗期间,当过量使用降糖药物,或药物相互作用,或药物引起的肝肾毒性时均可发生。在合并有肝肾疾病时,出现原发性的或药源性的低血糖症的风险急剧升高。

  在糖尿病病人的常规治疗中,胰岛素和磺脲类等降糖药物是引起药源性低血糖症的主要原因。但由于这个问题已经引起医护人员和糖尿病病人的重视,本文不再赘述。下面着重介绍几种经常使用的、具有降低血糖作用的非降糖药物。

  1.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很少引起健康人的低血糖症,但当糖尿病病人,尤其是有肝、肾损伤者服用时,会加强降血糖药物的作用。另外,其他的非甾体类抗炎药也有类似的作用,如吲哚美辛和吡罗昔康。阿司匹林降低血糖的机制现在还不清楚,可能与其诱导胰岛素水平升高有关。

  2、心血管药物

  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和高血压是紧密相关的,许多心血管药物对糖代谢过程有影响,在敏感患者中,某些心血管药物可影响糖尿病的治疗或引起低血糖症。

  (1)β-阻滞剂

  儿茶酚胺对代谢过程和胰岛素分泌有多种作用,在不同的情况下,β—阻滞剂单独或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可以引起高血糖症,也可以引起低血糖症。因此,提示糖尿病患者在使用β—阻滞剂时应有所警惕。

  (2)乙酰胆碱酯酶(ACE)抑制剂

  ACE抑制剂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对血糖的控制,即使与较低剂量的降糖药配伍也可引起低血糖症。据报道,使用ACE抑制剂治疗时,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和用口服降糖药的患者低血糖症的发生率分别增加2.8%和4.1%。

  (3)抗心律失常药

  如双异丙吡胺(异脉停)等抗心律失常药。在应用双异丙吡胺单独治疗或与其他降糖药配伍时,胰岛素分泌过量和反向调节不足引起的低血糖症可以被加重。肾功能受损、高龄和营养不良是双异丙吡胺诱发低血糖症的风险因素。另外,西苯唑林也有类似的作用。

  (4)降脂药

  脂代谢异常是引发胰岛素抵抗的原因之一。脂解和游离脂肪酸氧化增加促进了糖异生,并通过抑制外周摄取葡萄糖而诱导了胰岛素抵抗。在实验中,抑制游离脂肪酸形成的降脂药,如阿西莫司,可以增强胰岛素敏感性。

  • 吴中华

    吴中华

    主任医师擅长:失眠
  • 余立松

    余立松

    主任医师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内科疑难杂症
  • 蔡长明

    蔡长明

    主任医师擅长:各种不明原因发热、贫血的诊治以及白血病,淋
  • 邵迎新

    邵迎新

    主任医师擅长:甲亢,甲状腺瘤,甲减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