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糖尿病

首页 > 内科 > 糖尿病 > 症状 > 正文

监测血糖 如何达到最佳效果?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18日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预计2025年更将高达5930万人。在当前全球糖尿病形式恶化的大环境下,中国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呈现飞速增长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值得人们共同关注的是:不仅糖尿病发病形势十分严峻,对糖尿病病情的管理控制也不容乐观。

  那么,如何对糖尿病病情进行有效管理?血糖检测是关键。然而目前中国尚无统一的针对医院和患者的血糖监测使用规范。为提高广大临床医生和糖尿病患者对血糖检测的认知,《健康报》与中国医师协会内容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携手于2月14日举办了中国糖尿病监测管理规范专家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30多位内分泌科专家参加会议,就糖尿病血糖检测方面的重要问题进行了研讨,并在多个方面统一了认识,对糖尿病患者及医院提出相关建议,以促使中国的糖尿病监测管理趋于规范化、透明化。

  1.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在我国,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使用胰岛素的患者的自我血糖监测需要加强。但是,必须认识到血糖监测的数值本身是不能对血糖有直接作用的,医生和患者必须掌握如何解释血糖监测的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的治疗行动后,才能看到血糖控制的改变。

  2.目前在我国使用的血糖仪适用于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患者要注意选用合适的血糖仪以减少监测误差发生的可能性。什么样的血糖仪容易产生偏差?什么样的监测设备自己不适合使用?对自身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就能配合医院方面选择合适的血糖仪,规避医疗风险。如在缺氧的人群,比如呼吸衰竭、心衰、严重感染、在高原的患者,使用基于葡萄糖氧化酶原理的血糖仪,可能出现检测误差。接受含麦芽糖药物治疗的患者,比如接受含环糊精的腹膜透析的患者和接受大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的患者,如果使用基于葡萄糖脱氢酶原理的血糖仪,可能出现检测误差。专家们同时提出,医院只提供基于一种原理的血糖仪给患者提供血糖检测的做法不合适、不可取。

  3.在医院采用便携式血糖仪实施血糖监测时,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操作,避免造成患者间、医患间的交叉感染。在采血笔的使用上,应该做到真正的“一人一笔”,而不是将笔消毒后再给其他的人使用。一次性的采血器因使用后针头被隐藏,减少了交叉感染和医务人员被针头刺伤的机会,应该被提倡使用。

  什么是自我血糖监测?自我血糖检测是必须的吗?

相关阅读

  • 吴中华

    吴中华

    主任医师擅长:失眠
  • 余立松

    余立松

    主任医师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内科疑难杂症
  • 蔡长明

    蔡长明

    主任医师擅长:各种不明原因发热、贫血的诊治以及白血病,淋
  • 邵迎新

    邵迎新

    主任医师擅长:甲亢,甲状腺瘤,甲减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