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以为尿失禁的情况是老年人群体的专利,但是有的青年或者中年人也会出现这种情况,为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疾病有个更加深刻的认识,能够尽早的发现疾病并得到有效的治疗,需要我们仔细的掌握疾病的相关检查方式。
尿失禁应该做哪些检查
①测定残余尿量,以区别因尿道阻力过高(下尿路梗阻)与阻力过低引起的尿失禁。
②如有残余尿,行排尿期膀胱尿道造影,观察梗阻部位在膀胱颈部还是尿道外括约肌。
③膀胱测压,观察有否无抑制性收缩,膀胱感觉及逼尿肌无反射。
④站立膀胱造影观察后尿道有无造影剂充盈。尿道功能正常者造影剂被膀胱颈部所阻止。如有关排尿的交感神经功能受到损害则后尿道平滑肌松弛,造影片上可见到后尿道的近侧1~2cm处有造影剂充盈,因这部分尿道无横纹肌。
⑤闭合尿道压力图。
⑥必要时行膀胱压力、尿流率、肌电图的同步检查,以诊断咳嗽-急迫性尿失禁、逼尿肌括约肌功能协同失调以及由括约肌无抑制性松弛引起的尿失禁。
⑦动力性尿道压力图:用一根特制的双腔管,末段有二孔。一孔置于膀胱内,另一孔在后尿道。尿道功能正常者在膀胱内压增加时(如咳嗽时)尿道压力也上升,以阻止尿液外流。有少数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膀胱内压增高时,尿道压力不上升,从而尿液外流。
检查的方式方法
排尿记录
病史是诊断尿失禁的一个重要部分。尿失禁病史复杂,此外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老年病人很难准确表述其症状的特点和严重程度。排尿日记能客观记录病人规定时间内的排尿情况(一般记录2~3天),如每次排尿量、排尿时间、伴随伴随症状等。这些客观资料是尿失禁诊断的基础。
体检
了解有无、脑卒中、脊髓损伤和其他中枢或外周神经系统疾病等与尿失禁相关的体征,了解有无心力衰竭、四肢水肿等。
实验室常规检查
应进行的实验室检查有尿常规、尿培养、肝肾功能、电解质、提示有多尿现象,应行血糖、血钙和白蛋白等相关检查。
尿动力学检查
通过病史和体检,多数情况下能了解尿失禁的类型和病因。如经验性保守治疗失败,或准备手术治疗等都应进行尿动力学检查血糖等。如排尿日记般检查不能确诊。
以上的检查方式及其检查的项目,能够在第一时间内找出身体之内存在的隐患,我们都知道疾病的初期治疗病情的治愈率会大大的提高,只有这个时候才是规避风险的最佳时间,所以患者必须要把握好疾病的治疗时间,从而达到应有的效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