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医学的主流观点认为,心脏肥大是因为“血压升高、外周阻力增加、心肌负荷增加”。所以左心室代偿性肥大(援引全国高等学校教材《病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高血压章节)。这种说法显得很不严谨,因果倒置,甚至让我觉得似乎要欲盖弥彰。
试问:是先有血压上升,然后才有心肌负荷增加么?很显然,是心脏超负荷工作在前,血压上升在后。
那么为什么心脏会超负荷工作呢?
生理学常识告诉我们,心脏的工作负荷由自主神经直接控制,而自主神经通常由脑部的心血管中枢来直接控制。自主神经的工作属于很原始的级别,不经过大脑皮层直接调控(即不受意思控制),它只是根据身体的内环境变化而自主发生相应变化。所以可以说,心脏超负荷工作是因为身体的生理活动引起内环境的波动,而这种波动必需由心脏的高负荷工作才能保持一种常态。
小编推荐:运动是心脏保健的有效方法,也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详情请看>>>>巧膳食拦截冠心病 ]
心脏超负荷工作的效果,相当于身体的血流量增加。我们可以理解为,心脏超负荷工作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身体的某些局部需要很多血液的缘故。所以,我们的问题简化为,1)身体的哪个局部需要很多血液? 2)需要血液中的什么成分?
一. 脑部的一些重要局部血液不足
因为自主神经是由脑部的心血管中枢控制的,所以大脑的一些局部需要很多血液时,理所当然心脏的负荷会调高。另外,1)人体在构建当中,身体的一切功能都围绕着大脑这个中心而服务;2)大脑几乎不能储备能量、葡萄糖、氧气,所以它对这些物质的调用是,随需而调、而且随用随到,不能有时间耽搁。这些理由都说明,大脑有能力在需要的时候,调用大量的血液。
但是很多文献指出,高血压的脑血流量与正常人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别。对此,我给出这样的一个情形:大脑的某个局部相对缺血(实际上是绝对缺氧),那么该局部会要求心血管中枢增加血液的供应量。中枢会有如下反应:
1)增加心脏负荷;
2)收缩外周血管;
以上的两个动作之后,动脉压上升,大量的血液涌向颈动脉。其实,这可以成为高血压的原因。此时,上面提到的有问题的大脑局部可获得所需的血量。此时大脑的其他部分,则因为本来就能获得充足的血量,所以会通过自主调节机能,收缩血管,使得到的血量不因为血压上升而增加。因此大脑的绝大部分的血流量,并没有因为动脉压得上升而增加。所以脑部总的血流量的变化,不会因为血压的上升而出现显著变化。同时,这会带来另一个问题:脑血管硬化。如果大脑中某个局部长时间依靠高血压来获得充足的血量,那么脑部其他部位就必然长期处于血管收缩状态。其结果,长时间保持收缩的血管则会出现硬化现象。
小编推荐:入冬以来,许多年老体弱者难敌天气变化,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随之上升。想了解诱发心梗的原因吗?>>>>[详情请关注:三大因素诱发心肌梗死]
并非大脑任何局部缺血都会引起高血压反应。比如一些脑血栓患者的血压很正常,就说明这些患者被栓塞的大脑局部,不足以强烈影响心血管中枢。然红细胞的直径大于毛细血管,它又是如何进入毛细血管的呢?答案是:变形通过毛细血管
我们不禁要问:如果红细胞的变形性不好,会出现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很显然,但医学上一直没有给予重视。答案很简单,红细胞会带着氧气流入静脉,最终回到心脏。也就是说,变形性不良的红细胞在心脏的推动下,尽管也完成一周循环,但完成的是无用功。显然,这种红细胞越多,心脏作的无用功就会越多,负载必然越重,这显然能直接导致心脏病。当变形性不良的红细胞的比例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导致各种健康问题(血流变指标中,高切全血粘度可以近似地反映红细胞的变形性)。不难想象,只要红细胞的自身能保持良好的变形性,整体红细胞的工作效率增加,则心脏不需要泵那么多血,也能把足够的氧气送到目的地,并释放出来,心脏的负载自然会下降。
血粘稠(红细胞变形性不良)的原因
高血糖、红细胞膜氧化、被激活的凝血途径等,都能引起血粘稠现象。其中,我们认为红细胞膜被氧化造成的问题最严重。而解决这个问题,可通过服用抗氧化剂产品就能根本性地解决问题。当红细胞变形性得到改善时,大脑即便用很少的血量,也能获得充足的氧气,所以心脏的负荷自然下降。目前市场上抗氧化剂产品很多,患者应选用有效的抗氧化剂产品。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