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哮喘

首页 > 内科 > 哮喘 > 护理 > 正文

我国有3000万以上哮喘患者 家庭护理如何控制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23日

五月第一个星期二是“世界哮喘日”,今年哮喘日的主题是“哮喘是能够控制的”,主题已经连续八年被确定为哮喘是能够控制的,说明控制哮喘的重要性。那么,如果哮喘患者疾病发作,家属应该如何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呢?

近20年来,哮喘发病率上升

据了解,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哮喘发病率高达20%,有些甚至高达40%。而中国哮喘联盟2013年发布的一项全国哮喘患病及相关危险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哮喘总患病率1.24%。在北京地区和上海地区分别较10年前的调查结果增高了147.9%和190.2%。与哮喘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有吸烟、非母乳喂养、第一代亲属过敏疾病史、合并过敏性鼻炎、肥胖和宠物喂养。该调查样本地区覆盖了全国的7个大区8个省市,样本量人口达到164215人。

从目前来讲,我国是哮喘的低患病率国家。“与10年前一些区域性省市资料比较,我国哮喘患病率约增高一倍,且增长速度非常快。

同时,由林江涛主导的一项调查发现,近年来我国哮喘患者哮喘控制率仍然较低,与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于2010年提出的“今后5年在全球范围内减少因哮喘住院比例50%”控制目标尚存很大差距;而哮喘患者对疾病本质及治疗目标的认知程度较低、管理程度较低,具体表现在:规范化药物的使用率、定期随访及病情监测等方面较差;59.64%患者因哮喘在娱乐、教育、生育和就业中受限,甚至3.98%的哮喘患者想过自杀。

事实上,近20年来,哮喘在全世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目前全球至少有3亿以上,我国至少有2000万以上哮喘患者。哮喘也是一种非常顽固的慢性疾病,常常反复发作,对儿童会影响生长发育,经常造成误学;对成年人,哮喘会严重影响他们工作能力,降低生活质量。哮喘给患者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已经成为一个受到普遍关注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而且,公众所熟知的众多名人死于哮喘,如被称为交响乐之父的贝多芬,终因未控制哮喘而死于维也纳,我国艺人邓丽君也没能躲过哮喘的魔爪。

哮喘应该如何控制?

家庭的处理要先评估病情。

首先要看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因为哮喘发作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评估呼吸困难程度第一种是看患者的体位。有的患者如果病情加重就不能平卧,更严重的是两手前撑,用力呼吸。

我国有3000万以上哮喘患者  家庭护理如何控制

第二是看言语表达能力,如果发作时能说完整话,症状较轻,如果说一个词或者一个字一个字地说,说明病情很重。

从患者被迫采取的体位、讲话言语的程度,以及他的一些带有情绪的改变都可以看出病情发作的程度,有的病人会焦躁不安,甚至出现意志恍惚,还有一些病人出现更严重的情况,甚至神智不清、昏迷等情况。

家庭的处理一般是让病人移到空气比较新鲜、流通的地方,让病人放松,病人自己,或家属配合把解救用的药对着口喷,希望患者掌握正确的喷药和吸药方法。

气雾剂一般要求病人每二十分钟喷一次,每次可以喷两到四喷,第一个小时喷三次,每次可以喷两到四喷的药。第一个小时在家中初步观察,主要适合一些轻中度的哮喘发作,经过初步的第一小时的处理,绝大多数的病人症状可以减轻。后面每三到四个小时可以重复喷一到两喷,接着观察。

但是如果初步评估判断病情属于严重或者微重,经过初步治理以后应该到医院看急诊,必要的时候可以留观或者住院治疗。

针对哮喘患者疾病发作的处理方法,刘春涛认为,病人有时候对自己的病情判断会存在误差。很多病人夜里发病嫌麻烦不愿意上医院,拖到医院的时候已经很重了,所以一定要对病人进行教育和训练。“我们希望每一个病人都是一个经过训练的哮喘患者,希望医生有一个书面的行动计划,一步一步的打勾该怎么样做。”

如果家中有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一定要准备口服激素,有的病人哮喘发作来得很快,可能送到医院的时候就呼吸衰竭了。只要判断他是比较重的类型,或者他以前有严重发作经历的话,发作时马上口服一次,尽快就医。

  • 吴中华

    吴中华

    主任医师擅长:失眠
  • 余立松

    余立松

    主任医师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内科疑难杂症
  • 蔡长明

    蔡长明

    主任医师擅长:各种不明原因发热、贫血的诊治以及白血病,淋
  • 邵迎新

    邵迎新

    主任医师擅长:甲亢,甲状腺瘤,甲减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