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的心理疗法在临床治疗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个人因为自己得了慢性疾病甚至是不可治愈的疾病而终日心情郁闷性情急躁这往往加速病情的发展不利于治疗。有些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理情绪不稳定使得药物控制后的血压变化明显给治疗方面带来了许多困难。故高血压病患者应意心理疗法。
1.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
积极乐观的情绪对人的身体健康非常重要它可以给人带来生机和希望给人以排除困难的勇气。而消极、低沉的情绪对人的身体健康是非常有害的。长期郁闷的情绪突然而来的强烈精神刺激都可能致人于死命。正如《黄帝内经》所说“精神内伤身必败之”。人得了慢性疾病以后往往性格就会发生变化使原来开朗的性格也会变得低沉。这个时期患者往往对生与死及家庭方面考虑得较多因此兴趣狭窄感情平淡性情固执情绪抑郁消极悲观长期持续下去可使机体内环境的稳定遭到破坏生理平衡失调免疫力下降从而使原有病情加重并产生新的疾病。
而积极乐观的情绪可使人的心情开朗性情平和对任何事情都考虑积极的因素不过于计较个人的得失眼光放得比较长远。当高兴的时候食欲增加消化功能增强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可增强抵抗力改善现有的身体状况。
高血压患者要经常保持乐观豁达的性情就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加强思想修养遇到事情能站得高看得远不要因患病而烦恼不休。故高血压病患者应该时常做这种心理暗示练习使自己的情绪保持在愉悦状况使自己从疾病痛苦的缠绕中摆脱出来而不被疾病所压倒从而加速身体的康复。以健康的身体饱满的情绪投入新的生活。
2.学会克服不良的心理影响
当患者被确诊为高血压病时往往会有沉重的心理压力再加上疾病所致的各种痛苦治疗的麻烦等都会对心理状态产生影响。如果是重病患者丧失了工作、学习及生活自理的能力加上家庭经济上的负担及给家人带来的种种麻烦这样更会为患者产生心理活动的变化。
①第一种是自怨自艾型。这种患者性格内向不爱言语与别人沟通少对自己的病情完全失去了信心精神上非常沮丧认为自己是社会和家庭的“包袱”不愿接受治疗也不愿接受别人的帮助拒绝执行各项治疗方案等待着“最后的归宿”。
②第二种是怨天尤人型。这种患者表现为性情急躁易激动动辄发怒责怪家人照料不周埋怨医务人员未尽心尽责总觉得别人谁都对不起自己。从根本上讲患者还是对疾病的好转缺乏自信心而产生的不良情绪。
③第三种是服从依赖型。这是患者对长期慢性病习惯化的表现。这类患者往往按时诊治按医嘱服药、检查。但每天的全部生活内容就是与病床为伴看病、服药、休息依赖治疗一点也没有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些人总觉得自己是患者因此心安理得地接受他人照顾也没有恢复正常的心理准备或者害怕重返正常生活觉得自己已没有正常生活的能力了思想上完全处于一种依赖状态。
要改变以上三种患者的不良思想情绪要从患者及其周围的人人手。
患者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首先是确定自己的生活目标和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为之努力;
②培养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提高自己在这方面的修养经常去听一些令人轻松愉快的音乐参加一些体育活动。
③要培养宽容的态度不要在小事上发火学会制怒;
④要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和机体的抗病能力主动与医生配合治疗。
患者周围的人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应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使他们重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建立信心战胜疾病;
②要尽量理解患者的心情通过友善的交谈与接触来稳定患者的情绪;
③要给患者创造条件鼓励他们要主动同疾病作斗争并督促他们适兰讲行一尴体育锻炼。
3.抵御不良的社会心理压力
不良的社会心理压力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打击人生活在社会中遭受到各种各样的社会心理压力是在所难免的。调查表明不良的社会心理压力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高血压病发病率的高低与生活事件刺激强度的大小成正比这说明了高血压病发病的社会因素即高血压病是一种身心疾患在不良的社会因素刺激下使人体的生理功能发生紊乱内分泌失调结果导致血压升高。
俗话讲“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生活中有许多事件的发生是人力不可阻挡的往往是不可预知的。所以在突发事件来临时应该采取一种正确的、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较决地从不良体验中解放出来。
所以正确处理好生活中的事件培养自己对生活的兴趣积极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和社会团体。只要坚持不懈久而久之也会对你的病情恢复产生积极的作用。
由此可见在高血压病的治疗中除了药物控制外及时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疏导缓解其社会心理压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可以长时期地把血压控制在一个平稳状态。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