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草药中甘草由于用途广泛因此有药中“国老”之美誉。清代汪昂所著的《本草备要》说甘草“有补有泻能表能里可升可降”“能协和诸药使之不争。生肌止痛通行十二经解百药毒故有国老之称”。正因为甘草功效显著所以古代医圣张仲景配方的甘草汤、甘草芍药汤、甘草茯苓汤、炙甘草汤以及柴胡、白虎汤等无不重用甘草。有人统计过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处方256个含甘草的处方就有154个。
在现实生活中甘草无处不在即使是女性爱吃的梅子、陈皮、橄榄等零食几乎都添加了能够带来甜味的甘草。
然而食用甘草并不是可以通行无阻的有很多“禁区”存在。前不久欧盟对含有甘草的食品标签标示做出新规定饮料中甘草酸含量超过标准食品标签的成分列表后应加上“含有甘草”字样;糖果中甘草酸或铵盐含量高于4克/千克的在成分列表后还应加上提示信息“含有甘草———高血压患者应避免过量摄入”。可见警惕甘草引起的高血压就是“禁区”之一。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甘草主要含甘草甜素可水解成甘草次酸。甘草次酸的化学结构和作用都类似于肾上腺皮质激素。临床证实长期服用激素可以引起血压升高等。因此甘草虽然属于天然植物相对比较安全但长期滥服甘草的话还是会产生全身浮肿、血钠浓度增高等现象。长期的水肿加重了心脏和血管的负担加上高浓度钠离子对血管壁的损害最终导致高血压发生。过量食用甘草还可能对消化系统和肾脏带来危害。事实上古代本草学家就指出过甘草有“小毒”一次使用量不宜过多。
我国尽管不受欧盟条款的约束但是对于甘草可能带来的危害不能掉以轻心。甘草连续使用期限不要超过3个月草药甘草一次服用不宜超过10克。高血压患者或者中老年人慎用甘草制剂服药期间意监测血压必要时可以配合服用安体舒通来对抗甘草副作用。服用甘草期间一旦发生浮肿、乏力、头晕等现象应上医院诊治。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