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骨质疏松,这看起来是两个八竿子也打不着的疾病为什么被放在了一起。专家说,糖尿病患者更容易骨质疏松,到底咋回事呢?
临床上,糖尿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是较为常见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四肢无力、腰腿痛、背痛,而且容易发生骨折。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糖尿病容易骨质疏松呢?
第一,糖尿病患者,从尿中会排出大量的葡萄糖的同时,钙也从尿中排出,而且排出量比非糖尿病人更多,所以说糖尿病患者比非糖尿病人,容易发生骨质疏松。
第二,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不注意钙的补充,导致血钙水平低,从而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进一步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多,从而使钙进入血循环,进一步又加深了骨质疏松。
第三,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不足,导致蛋白质分解增加。我们知道蛋白质它是构成骨架的基本物质,如果蛋白质减少,可导致骨基质减少,从而使钙、磷不能在骨筋中沉积。进一步造成骨质疏松。另外,胰岛素它是软骨和骨生长的调节因子,它能激发糖蛋白、胶原蛋白的合成。而且还对钙吸收和骨矿化,起间接的作用。
糖尿病患者容易骨质疏松,因此患者在治疗的时候也一定要注意适当的补充微量元素钙。但是再补充的时候还是要注意饮食的限制。糖尿病患者正因为容易骨质疏松,所以病人要注意身体的保护,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荐阅读:糖尿病如何刷牙 糖尿病人要预防抑郁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