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引发的肾病即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引发的全身性微血管病变表现之一,临床特征主要有蛋白尿,肾功能损害,贫血、高血压、水肿等,晚期甚至出现严重肾功能衰竭,导致患者死亡。
糖尿病早期并无明显症状,需通过检查,才能测出,如果及时检查,病情得到控制,则无大碍。但如果控制不良,则随病变的进展可发展为临床糖尿病肾病,这时可有如下临床表现:
1、蛋白尿:经检查,尿中仅有微量白蛋白出现,是选择性蛋白尿,无球蛋白增加,这种状态持续多年。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非选择性临床蛋白尿症状,病变进一步发展,尿蛋白逐渐变为持续性重度蛋白尿,如果尿蛋白超过3克每日,是预后不良的征象。糖尿病性肾病患者蛋白尿的严重程度多呈进行性发展,直至出现肾病综合征。
2、浮肿: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一般没有浮肿现象,少数患者在血浆蛋白降低前,出现轻度浮肿,如果24小时内出现尿蛋白超过3克每小时,浮肿就会出现。糖尿病性肾病迅速发展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全身浮肿。
3、高血压:糖尿病性肾病患者易出现高血压。严重的肾病患者多出现合并高血压的情况,而高血压又能加速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和恶化,因此,及时有效的控制高血压是十分重要的。
4、肾功能不全:如果患了糖尿病性肾病,那么这个过程将是进行性的,肾功能逐步受损,氮质血症、尿毒症是其最终结局。
5、贫血:糖尿病病人如果有明显氮质血症,那么就会有轻度至中度的贫血,这时用铁剂治疗无效。贫血为红细胞生成障碍所致,可能与长期限制蛋白饮食,氮质血症有关。
6、糖尿病肾病常常与视网膜病变同时存在,但视网膜病变并不是糖尿病肾病的表现。
了解以上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表现,有助于糖尿病患者及时检查、治疗,糖尿病是一种终生慢性病,更要做好糖尿病肾病的预防工作,以减少该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