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糖尿病

首页 > 内科 > 糖尿病 > 症状 > 正文

Ⅱ型糖尿病血小板与微血管病变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26日


    为探讨Ⅱ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活化与微血管病变的关系,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51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其中微血管病变者27例,无微血管病变者24例)及29名正常对照组的血小板糖蛋白,包括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溶酶体颗粒膜糖蛋白(CD63)、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CD41、CD61、CD42b)、凝血酶敏感蛋白(TSP),同时用放免法检测血浆内皮素和胰岛素。

    结果表明,糖尿病组血小板CD62P、CD63、TSP阳性的百分率为1.35%(±0.70%)、5.04%(±2.73%)、76.5%(±9.1%)和CD41、CD61的平均荧光道数(MnX)14.22%(±6.03%)、6.54%(±1.73%)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54%(±0.34%)、2.84%(1.12%)、66.3%(±8.4%)、10.43%(±1.70%)、4.36%(±0.62%)P<0.0005,有微血管病变组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P<0.05)。糖尿病组的血小板CD42b的阳性百分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5)。但有无微血管病变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血小板CD62P、CD63、CD61、TSP与血浆内皮素呈显著正相关(γ分别为0.45,0.47,0.34和0.30,P均<0.05)。循环血液中处于静息状态的血小板受到生物或物理因子刺激后,使血小板胞浆内颗粒膜糖蛋白释放与质膜融合,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发生数量重排和构象变化而成为活化血小板。活化血小板参与血栓形成与止血、炎症和免疫反应。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与血栓的形成有密切关系。活化血小板测定对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 吴中华

    吴中华

    主任医师擅长:失眠
  • 余立松

    余立松

    主任医师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内科疑难杂症
  • 蔡长明

    蔡长明

    主任医师擅长:各种不明原因发热、贫血的诊治以及白血病,淋
  • 邵迎新

    邵迎新

    主任医师擅长:甲亢,甲状腺瘤,甲减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