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糖尿病

首页 > 内科 > 糖尿病 > 护理 > 正文

生活中应该如何控制血糖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19日

  生活中应该如何控制血糖?糖尿病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一种病,这种病一旦患上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患者要注意糖尿病这种病的血糖,血糖对于控制糖尿病病情是相当重要的,而患者的生活习惯严重的影响着血糖的波动,那么,在生活中患者应该如何控制血糖呢?下面我们一块来看一下。

  一告别坏毛病、坏习惯

  以前,我曾经有过太多的坏毛病不运动、贪吃、抽烟、酗酒、熬夜……,正是这些坏毛病、坏习惯,才使我成为了“甜蜜的家族”的成员。今天的我,DM了,我毫不犹豫地戒掉了烟、酒,适度饮食,按时作息,每天晚上1030准时睡觉(特殊情况除外)。此外,我还坚持散步、快步、练气功、打太极拳等多项有氧运动。

  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良好的心态对糖尿病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我觉得,当今糖尿病已经“大众化”了,我成了“糖人”,不足为怪。既来之则安之,只要我能够勇敢面对现实,树立必胜信心,科学施治,迎糖而上,糖尿病没有什么可怕的。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我上网,先后注册了甜蜜的家园、糖友网、怡康等糖尿病论坛,在糖友们的帮助下,学到了不少糖尿病的知识,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我初步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治疗之路。当然,在这之前,我也痛苦过。但是痛苦是一天,快乐也是一天,在这两者之间,我选择了快乐。

  三从严治嘴

  糖尿病患者健康第一步,就是从严治嘴,你如果抵挡不住美食诱惑,放开了自己的嘴巴,其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你的血糖会不断升高。我的饮食原则是

  1.主食(米、面类)一般按要求分配,如果饥饿感强烈,则多吃蔬菜。

  2.主食方面经常吃一些粗粮,如玉米、荞麦、豆类。很长一段时间,我每天晚餐都要吃一小碗苦荞粑粑。副食则多以蔬菜、瓜果为主,对一些于治糖有辅助作用的食物,我会经常吃,如苦瓜、柚子皮(作菜)、番石榴、雪莲果,最近血糖比较平稳,每天吃一个苹果。

  3.总量控制,弹性分配。我的情况是空腹血糖正常,餐后血糖常常不听话,所以经常采取分餐的方法,一餐分成两餐吃,然后在两餐之间(上午10:00,下午16:00),再吃一“餐”。但注意总量控制。

  四适度锻炼,增强体质,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1、我的运动有固定的时间表】

  餐后活动一般是这样安排的

  早餐后1小时快步走40分钟( 140步-150步/分钟);

  晚餐后1小时散步30 分钟;

  睡前练气功《八段锦》一遍

  注上街通常不搭车,以步代车。

  【2.弹性安排运动强度、运动时间】

  开始发现糖尿病时,由于心里比较紧张,盲目地“管好自己的嘴,迈开自己的腿”,每天快步走1小时,或爬楼梯60层,搞到自己很辛苦。后来血糖平稳一些了,自己知识也多一些了,我学会了根据“脉率”和“心率”来确定自己的运动时间和强度。现在我的运动调整为早餐前6﹕00-8﹕00练气功、打太极拳,早餐后1小时不运动;午餐后1小时爬楼36层或快步走30分钟;晚餐后天气好时散散步。血糖很平稳时,干脆停几天运动。

  通过练气功、打太极等多项体育锻炼,现在的我,身体好很多,气血比较旺,显得很精神,现在可以一口气轻松地爬三十多层楼梯,一点也不感觉累。

  五勤于检测,心中时时有“血糖”

  根据自己的病情,我采取的治糖方案是“饮食干预+运动治疗”, 自我检测血糖就显得十分重要。自我检测血糖水平,可以为自己提供必需的信息以及更有效地控制糖尿病。如果不作规律的血糖测定,就不能了解自己的饮食、运动和药物疗法是否有效,也不知道何时应调整自己的治疗方案。

  以上就是生活中应该如何控制血糖的介绍,希望患者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以上的习惯,对糖尿病患者而言稳定血糖是重中之重,而患者稳定血糖又与控制情绪密切相关,情绪的控制可以通过饮食加以影响,如此循环,所以我们说饮食对糖尿病的治疗也是具有一定作用的。


上一篇空腹血糖高怎么办        下一篇专家介绍儿童糖尿病的预防

  • 吴中华

    吴中华

    主任医师擅长:失眠
  • 余立松

    余立松

    主任医师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内科疑难杂症
  • 蔡长明

    蔡长明

    主任医师擅长:各种不明原因发热、贫血的诊治以及白血病,淋
  • 邵迎新

    邵迎新

    主任医师擅长:甲亢,甲状腺瘤,甲减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