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王大爷的孙子考上了名牌大学,晚上全家到酒店吃了顿海鲜大餐表示庆贺。王大爷也非常高兴,美美地喝了不少啤酒,可睡到半夜被突然的脚趾痛惊醒。望着身边熟睡的老伴和窗外黑漆漆的夜色,王大爷无奈地继续躺在床上。挨到天快亮时,王大爷实在无法忍受脚趾刀割般的剧痛,打开灯一看,右脚的大拇趾又红又肿又热,碰一碰都疼得厉害,更别说下地走路了。家人赶紧叫了辆出租车送到医院看急诊,医生说是“痛风”,给打了止痛针才好些。
尿酸是引起痛风的祸根
许多人以为痛风是受了风寒所招致的关节疼痛,其实不然,尿酸才是引起痛风的祸根。人体内有一种叫嘌呤的物质,它经过一系列代谢变化,最终形成尿酸。尿酸在人体内没什么生理功能,在正常情况下,体内产生的尿酸,2/3由肾脏排出,另1/3从大肠排出。人体内尿酸是不断生成和排泄的,从而在血液中维持一定的浓度。正常人每100毫升血中所含的尿酸,男性为6毫克以下,女性则不超过5毫克。嘌呤代谢过程有多种酶的参与,假如由于酶的先天性异常或某些尚未明确的因素,导致嘌呤代谢紊乱,使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泄减少,结果都会引起血尿酸浓度过高,即高尿酸血症,此时,尿酸以晶体盐的形式最易沉积在关节、软组织和肾脏中,引起组织的异物炎症反应,导致关节疼痛(痛风性关节炎)、软组织肿块(痛风石)和肾脏结石(痛风性肾结石)。
夜间脚趾痛应警惕痛风
脚趾是痛风性关节炎最好发的部位,其中又以拇趾关节最为常见,其次是跗、踝、手指关节,再次是掌指关节及腕、肘、膝关节等。较大的关节如髋、肩关节受累的机会较小。痛风之所以好发在上述关节,主要是因为这些末端的小关节血液循环差,皮肤温度较躯干部位低,组织相对缺氧,局部ph值稍低,有利于血尿酸沉积。另外,由于白天活动量较大,血液循环较快,喝水多,排尿也多,促进尿酸的排出,而夜间血液循环减缓,排尿减少,尿酸盐沉积增加,因此痛风最典型的症状就是突然出现夜间一侧脚趾关节痛。如果急性发作一侧脚趾关节炎,炎症反应发展快、程度剧烈,疼痛明显并伴有明显的局部发红、鼻腔鼻窦癌、肿胀、压痛,甚至过去有类似发作的病史,应高度警惕痛风,尤其是肥胖、有痛风家族史者更应注意。
痛风发作有诱因
约一半的痛风发作是有诱因的,主要是暴饮暴食(尤其是大量食用富含嘌呤的食物)、饮酒以及创伤、外科手术、过度疲劳、精神紧张、受寒、服用某些药物(包括长期应用利尿药以及降尿酸药物使用之初等)、穿鞋紧、走路多等。了解这些诱因并在饮食和日常生活中加以注意,对预防痛风急性发作非常有用。
1 2 下一页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