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糖尿病

首页 > 内科 > 糖尿病 > 预防 > 正文

运动防治糖尿病好处多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08日

  全世界2型糖尿病的人数在迅速增加。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比十年前翻了一番。可见糖尿病已成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糖尿病发病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占90%以上的2型糖尿病(也称为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可以形容为一种以多种内分泌和/或代谢紊乱、而又以胰岛素抵抗(受体数目或/及亲和力减少)和胰腺β细胞所产生的胰岛素不足等为突出特征的慢性病。病人有高血糖、糖耐量受损和胰岛素增加(因敏感度降低引起)等症状。

  长久以来,运动、控制膳食和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被认为是治疗糖尿病的三大法宝。运动作为糖尿病完整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近来又注入了新的科学兴趣和认识。

  运动不仅加强脂肪和糖的代谢,增加葡萄糖转运体(glut4)的数量,还能增加肌肉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的数量,使肝脏和肌肉摄取葡萄糖量增加;肝、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组织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度升高、胰岛素与受体的亲和力增加,胰岛素抵抗改善从而起到治疗作用;运动的保护作用对易感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的肥胖人群中表现更强。运动对糖尿病的预防作用优于治疗作用。目前公认体育锻炼是糖尿病完整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基本措施;运动疗法既经济、又无副作用,非常适合我国的国情。但是糖尿病人运动需要注意适宜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不适合进行高强度如百米跑、举重或健美等会引起血糖和血压升高的运动。糖尿病患者应根据病情(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个人特点和有兴趣的中等或低强度(最大吸氧量的55%左右)的运动,但仍应达到一定的运动量,如快走、慢跑、球类、游泳、自行车等均可选择,每周运动至少3一5次,每次运动时间至少为30一40分钟。根据我们近期对31名糖尿病人的观察,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年龄在70岁以下,无严重合并症者,一日的运动能量消耗达到250一300千卡,并在注意控制饮食的条件下,对稳定血糖和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有良好的作用。根据日本的研究报道:不达到一定的运动量,对改善胰岛素的抵抗不起作用。因此糖尿病人应进行适量和适宜强度的运动锻炼,并将运动作为日常生活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解运动量和强度是否适宜,应监测运动的能量消耗,并可观察运动后的尿糖,运动后尿糖阴性、血糖平稳,说明运动的方法和强度基本适合,否则,应考虑改变运动方法和运动量。调整运动量时,营养和用药要密切配合,注意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糖尿病的整体性。

  • 吴中华

    吴中华

    主任医师擅长:失眠
  • 余立松

    余立松

    主任医师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内科疑难杂症
  • 蔡长明

    蔡长明

    主任医师擅长:各种不明原因发热、贫血的诊治以及白血病,淋
  • 邵迎新

    邵迎新

    主任医师擅长:甲亢,甲状腺瘤,甲减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