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冠心病

首页 > 内科 > 冠心病 > 治疗 > 正文

猝死现场 抢抓黄金抢救期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08日

  猝死患者成功救治率极低,源于大部分病人没有在4分钟的“黄金抢救期”内得到正确的复苏救治;而超过6分钟,患者即使被救活也可能成为植物人。

  一旦发现猝死病人,应立即使其平卧在床上或地上,严禁搬动,同时马上进行心肺复苏术,即叩击心前区、胸外心脏按压、口对口人工呼吸等,并应立即拨打120电话求救。

  猝死现场:

  4分钟内复苏成功率最高

  近日,中山一院黄埔院区接到120急救中心电话,得知附近工地一名正在工作的男性工人突然倒地,情况危急。4分钟后,救护车到达现场,此时病人已神志不清,口唇紫绀、瞳孔散大、全身湿冷且呼吸心跳停止。

  “当时一名工友正在为病人做胸外心脏按压。我们立即开展抢救,经过呼吸气囊对其进行辅助呼吸,并给予胸外心脏按压。”该院急诊科曾汉主任介绍,对患者给予电除颤后,前三次其心跳都未恢复,第四次终于成功!随即病人被安全转运到医院接受又一轮抢救。

  “心脏、呼吸骤停医学上又称猝死,是指平素看来健康或病情稳定者,在很短时间内突然发生意想不到的非创伤性死亡,往往来不及救治,属于临床急症。”

  即时现场救护非常重要

  曾汉介绍说,多数人“猝死”前无明显预兆,或发生在正常活动中,或在安静睡眠中。有些患者以前有过心绞痛发作史,心绞痛突然加剧,表现为面色灰白,大汗淋漓,血压下降,特别是出现频繁的室性早搏,这些都是“猝死”的先兆。

  “如不及时发现并进行心脏复苏抢救,病人将在约4~6分钟进入不可逆的生物学死亡,所以现实中的成功救治率极低。”他表示,猝死多数在家中或正常工作中发生,因此,争分夺秒的即时现场救护显得非常重要,直接决定能否成功挽救患者生命。

  曾汉表示,有心脏病史人群身边的家属、朋友和同事,有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学习救护方法,并且定期练习,关键时刻可以为患者争取最大的生存机会,减少致死致残率。

相关阅读

  • 吴中华

    吴中华

    主任医师擅长:失眠
  • 余立松

    余立松

    主任医师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内科疑难杂症
  • 蔡长明

    蔡长明

    主任医师擅长:各种不明原因发热、贫血的诊治以及白血病,淋
  • 邵迎新

    邵迎新

    主任医师擅长:甲亢,甲状腺瘤,甲减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