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慢性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痛风发作时往往疼痛难耐。因此,缓解痛风诱发的痛苦是许多痛风病友所应具备的基本常识。首先,迅速应用“特效药”——秋水仙碱。每小时0。5毫克~1毫克,最多用4~6次(即每4~6小时一次)。或首剂口服1毫克,以后每2小时0.5毫克,直至疼痛缓解,但每日服药量最多不能超过3毫克。多数患者症状可以缓解。
如果没有完全缓解应该采取后续处理应用“消炎药”——非甾体类抗炎药。这类药物品种繁多,应用哪个药物不是千篇一律,故要遵医嘱以便减少副作用。还有其他一些中药如痛风定也可以起到缓解症状的辅助作用。
缓解症状常常是容易的,如何减少发作才是痛风病人更不容忽略的。长期坚持饮食有分寸(不吃高嘌呤食物、保持水分充足)、运动有度(避免关节过度磨损)、体重有标准(减少尿酸池总量)、药物有保障(降低尿酸药物)才是上策。 痛风是一种由于遗传性或获得性病因导致嘌呤代谢障碍和血尿酸持续升高而引起的疾病。它是长期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增高所致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多发生于中年以上男子,诱发痛风发作的原因颇多,大量进食含有丰富嘌呤美食、饮酒(尤其是啤酒)、疲劳,最为常见。而在早春季节,寒冷和潮湿也是不可忽视的发作诱因。
人体内环境要求相当平稳、衡定。但生活在自然界,与外界环境相交通,外界环境变化必然会影响到身体内部,包括关节。痛风最易侵犯的关节是足部第一跖趾关节,其次有踝关节及跗间关节等,这与人的双足远离心脏,血液供应不足,本身温度偏低有关。早春气候仍然寒冷,如果鞋袜保暖作用差,极易受寒。阴雨天气,鞋袜易受潮,由于水分蒸发会带走大量热量,局部皮肤温度可进一步降低。高尿酸血症未得到控制的痛风病人,此时尿酸在局部沉积加快,程度加重,从而诱发痛风发作。
在此向痛风患者进言进入早春,仍须一如既往,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和应变能力,注意劳动保护,严格饮食控制,不喝酒、不吃嘌呤含量高的食物,防止疲劳、受寒。如家中有取暖设备,家居可选穿棉拖鞋或休闲保暖鞋。如缺乏取暖设备,室温较低,又穿的是无后跟的棉拖鞋,足跟部可因此受寒,诱发疾病。外出可以选择市面上热销的各种保暖鞋,以及大头棉鞋、某些劳保鞋、踩雪鞋等等,这些鞋穿着舒服,价格也不高,适合各年龄人群。但无论是哪种,都不可穿得过紧,穿鞋过紧,双足受压,血液循环反而会受到影响。
本文编辑杨洋
http://yy.china.com.cn/tfk/rhzl/57381.html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