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医院网2011-11-17我要评论
有人说,糖尿病,顾名思义就是体内的糖太多了而引起的疾病,因此只要平时少吃糖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了。真是这样吗?专家表示,其实这是十分错误的认识。
专家指出,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它是由一些综合原因引起的。比如遗传因素,肥胖和高血脂、高血压都会诱发糖尿病。糖尿病分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是先天缺乏胰岛素,需要长期靠胰岛素治疗;我们常说的糖尿病主要是2型糖尿病。所以得糖尿病不是因为多吃了糖或者什么食物引起的。
专家:爱吃糖并不会患糖尿病
专家指出,喜欢吃糖本身不会导致糖尿病,喜欢吃糖只是一种表现,而不是得糖尿病的真正原因。糖尿病是遗传基础上的环境疾病。有人比喻说,遗传因素是一把子弹上膛的手枪,环境因素是抠动手枪班机的手指。也就是说,如果是糖尿病体质,即使不吃糖也会得糖尿病;此外,受当前环境因素影响,导致现在患糖尿病的人比以前大大增加。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吃糖不会出现糖尿病,但是一旦患上糖尿病了就不宜吃糖了。对于已经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摄入含糖量高的食物后,血糖会迅速升高,但是偶尔摄入一次甜食,并在其后加强运动,血糖不一定会很高。专家提醒大家,糖尿病的预防不要过于偏执于糖类的控制,而是应该更加合理的饮食。
建议:糖尿病饮食防治在于平衡
专家指出,要预防和控制糖尿病,最重要的不是在于糖分的控制,而是在于营养的平衡,不过量摄入高热量饮食。
一方面要注意谨慎控制蛋白质与脂肪摄入,普通人群和糖尿病患者可按1.2-1.5克/公斤·天供给;糖尿病合并肾病病人在饮食上要注意进食生理价值高的优质蛋白(动物蛋白质如鱼、牛肉、猪肉等),有显性蛋白尿的患者蛋白质摄入量应限制在0.8克/千克以下。另外,脂肪摄入量可控制在占总热量的20%-25%,饱和脂肪应小于总热量的7%。
另一方面,多食用粗粮有益健康。在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55%-60%左右。日常饮食中,我们宜多选用复合碳水化合物和粗粮,尤其富含高纤维的蔬菜、豆类、全谷物等。过度低糖饮食并不为糖尿病治疗指南所推荐。为了改善口味,糖尿病病人宜可选用不产生热量的甜味剂。(责任编辑:凳子)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