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糖尿病

首页 > 内科 > 糖尿病 > 护理 > 正文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容易得胆结石?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28日

来源: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2014-04-09我要评论

胆石症是指发生在胆囊内的结石所引起的疾病,是一种常见病,我国的胆囊结石发病率约为5%,女性患病比男性高出1倍。而在糖尿病(特别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国内报告为28.7%~32.6%。

Q1:为什么糖尿病患者容易得胆结石?

专家介绍,目前,糖尿病引起胆囊结石的确切机制还在探索中,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脂肪代谢障碍。正常情况下,胆汁中的胆固醇、胆汁酸与磷脂含量比例处于一个动态平衡中。而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作用缺陷,不能有效地抑制脂肪分解。2型糖尿病患者又常常合并有肥胖、血脂紊乱和高胰岛素血症,结果造成肝内合成的胆固醇增加,胆汁中的胆固醇相应增加,与胆汁酸及磷脂的含量比例失调,胆固醇于是结晶析出,形成结石。

2、内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内脏自主神经功能对于进食后胆囊的正常收缩排出胆汁十分重要。陈涛教授表示,内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会令胆囊运动功能出现障碍,胆囊大而松弛,排空延迟,胆汁淤积,容易形成结石。

Q2:糖尿病人合并胆结石与普通胆结石表现一样吗?

专家指出,糖尿病合并胆石症与普通胆囊结石的临床表现类似,在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大多数是在常规体检中发现的。有时可以伴有轻微不适,往往被误认为是胃病而没有及时就诊。

专家说,部分单发或多发的胆囊结石,在没有发生嵌顿的情况下,很少产生症状,被称为无症状胆囊结石。而胆囊内的小结石嵌顿于胆囊颈部时,则会引起临床症状,尤其在进食油腻食物后,胆囊收缩或睡眠时由于体位改变,可以使症状加剧。通常表现为胆绞痛。呈持续性右上腹痛,阵发性加剧,可以向右肩和背部放射,往往会伴有恶心、呕吐。如果进一步合并感染,将进展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严重时会发生胆囊穿孔,临床后果十分严重。

专家强调,糖尿病合并胆石症与普通胆囊结石的临床表现虽然类似,但治疗方面却有不同。对于普通胆结石患者来说,一般无症状性胆囊结石要定期随诊和观察,而有症状的胆囊结石患者则建议积极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决定是否需要手术治疗还是药物治疗。但由于糖尿病人一般合并微血管病变,一旦并发急性炎症,容易出现胆囊坏疽穿孔,在短时间内演变成危重状况,进行急诊手术时的死亡率高达22%,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很高(51%)。所以,糖尿病合并胆石病者,无论有无症状,均应尽早择期接受腹腔镜或手术治疗,以防止发生上述险情。

Q3:糖尿病患者怎样预防胆结石?

专家提醒,对于一般胆结石的预防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①按时合理早餐;②规律三餐;③多进食高纤维饮食,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④适当运动。

而对于糖尿病患者还要特别强调以下4个方面:

①控制血糖在正常或理想范围内,正常的血糖是预防胆结石发生的关键因素;

②低脂饮食:合理膳食,防止血脂紊乱,既是防止胆石形成的具体措施,也是控制血糖的有效方法;

③积极纠正血脂异常,必要时服用降血脂药物;

④定期检查:糖尿病病程长、血糖控制不良及高龄糖尿病患者要特别警惕胆结石的存在,最少每年做一次肝胆B超,以早期发现和治疗胆结石。(责任编辑:石衣)

  • 吴中华

    吴中华

    主任医师擅长:失眠
  • 余立松

    余立松

    主任医师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内科疑难杂症
  • 蔡长明

    蔡长明

    主任医师擅长:各种不明原因发热、贫血的诊治以及白血病,淋
  • 邵迎新

    邵迎新

    主任医师擅长:甲亢,甲状腺瘤,甲减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