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预防三“防线”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委员卢巧英说,糖尿病的预防,应构筑三道“防线”,在医学上称之为三级预防。许多人都知道糖尿病需要终身治疗,对糖尿病进行积极的预防可以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但是,真正能够做到积极预防的人却不多,了解糖尿病三级预防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一级预防。树立正确的进食观,采取合理的生活方式。糖尿病虽存在一定的遗传因素,但关键是生活因素和环境因素。热量过度摄入、营养过剩、肥胖、缺少运动是发病的重要原因。热量摄入适当,低盐、低糖、低脂、高纤维、维生素充足,是最佳的饮食配伍。
二级预防。定期测量血糖,以尽早发现无症状性糖尿病。应该将血糖测定列入中老年人常规的体检项目,即使一次正常者,仍要定期测定餐后血糖。凡有糖尿病蛛丝马迹可寻者,如有皮肤感觉异常、性功能减退、视力不佳、多尿、白内障等,更要及时到医院测定和仔细鉴别,以期尽早诊断,争得早期治疗的可贵时间。
三级预防。糖尿病人很容易并发其他慢性病,患者多因并发症而危及生命。因此,要对糖尿病慢性合并症加强监测,做到早期发现,早期预防,而到了晚期,疗效往往不佳。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常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病人能长期过上接近正常人的生活。
其中,一级预防是糖尿病最重要的预防。糖尿病的一级预防具体措施包括防止和纠正肥胖;避免高脂肪饮食;饮食成分合理,其中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50%~60%,蛋白质占10%~20%,还要多吃蔬菜,热量能保证合理体重和工作生活能力的需要即可;避免或少用对糖代谢有影响的药物;增加体力活动;妊娠期高血糖患者分娩的孩子,将来易肥胖或患糖尿病,要通过对孕妇饮食控制,必要时进行胰岛素治疗,将孕妇血糖控制到正常水平;妊娠期营养不良者,其新生儿体重低,以后发生糖尿病机会也大,故要纠正妊娠营养不良。
“一通二补”进补法则
卢巧英说,糖尿病患者也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进补,以提高免疫能力。
一是“一通二补”掌握规律。“一通”是指必须保持消化道通畅,减少小肠对食物中糖分的吸收。“二补”是以补阴为主,兼以补气。中医认为,糖尿病患者辨证分型时多有热证,热必伤阴耗气,久则气阴两虚。可对症选用润肺、滋肾、生津、清热为主的方剂,如沙参麦冬汤、六味地黄丸等。糖尿病患者宜清补。可适当多吃鱼、去皮的鸡肉、萝卜、黑白木耳、莴苣、花菜、梨、枸杞等。
二是“多个心眼”掌握分寸。比如,II型糖尿病人大都肥胖,多为内热、痰湿、脾虚体质,补人参则不宜。因人参是补阳益气之物,会增加痰湿、内热的程度,使人感觉更口渴。但糖尿病人可以适当吃点具有补益效果温和的西洋参、铁皮石斛。
三是“平稳血糖”科学饮食。对于摄入的总热量的控制,是保持血糖平稳的基础。因此糖尿病患者摄入的热量要以能够维持正常体重或略低于理想体重为宜。肥胖者必须减少热能摄入,消瘦者可适当增加热量来增加体重。要做到碳水化合物需适量,膳食中的食物纤维、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需充足,脂肪的摄入量应限制。
糖尿病足早预防
卢巧英说,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甚至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导致糖尿病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糖尿病神经病变、周围血管疾病和微循环障碍是其主要病因。总体来说,预防是关键。
一是要加强足部检查。由于糖尿病友的足部感觉迟钝或障碍,患者对疼痛、冷热、压迫感、不适等不能清楚感知,因此,糖尿病患者应每天检查足部有无水疱、皲裂、红肿、疼痛、鸡眼、足癣等,如有趾间裂缝、水疱、疼痛、颜色温度变化或发热要立即就医。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