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糖尿病的危害,毋庸置疑就是它的并发症危害极大,尤其是糖尿病足严重的甚至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据调查,我国城市糖尿病患病率达1%,40岁后随年龄增长呈直线上升,几乎每增长10岁年龄,患病率增加1%。这些老年糖尿病人常无典型的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所谓“三多一少”现象,反而以体胖者更为多见。
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及感染构成糖尿病足的三大因素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特有的临床表现,是糖尿病严重的血管并发症之一。那么,糖尿病足是怎么形成的呢?内分泌科医生分析,长期糖尿病可引起大动脉硬化、冠心并脑动脉硬化。糖尿病还可引起微血管病变,影响肾脏,出现糖尿病性肾病,此及形成高血压的另一因素。高血压又加剧糖尿病性肾病,使肾损害不断加重。
另外,糖尿病还可影响神经系统,出现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常表现为周围神经病变,出现肢体感觉异常、减退。由于肢体感觉减退,极易发生损伤,而且由于神 经及血管病变,下肢皮肤营养供应不良,一旦损伤不易愈合,易继发感染和形成溃疡,久治不愈。由于周围神经病变,可导致足底小肌肉萎缩,呈爪形趾。
由于足部变形,步态改变,可使着力点发生改变,易产生胼胝、鸡眼,摩擦易发生损伤。加之肢体植物神经病变,出汗减少,足部皮肤干裂,肢体动脉硬 化引起缺血,极易发生皮肤溃疡、感染。由于肢体动脉粥样硬化,下肢缺血,可引起小腿肚易抽筋,走路久时下肢疼痛,跛行,须歇息后才能缓解,这种现象医学上 称之为"间歇性跛行"。以上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及感染构成糖尿病足的三大因素。
秋季预防糖尿病足要保暖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