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糖尿病患者中有近一半合并有高血压,而高血糖和高血压又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那么,处在高血压前期的糖尿病患者需要药物治疗吗
什么是高血压前期
“高血压前期”是美国的提法,是指血压在120~139/80~89mmHg范围内,但我国心脏病专家对“高血压前期”这一定义存在争议,认为如果将≥120/80mmHg的血压定为高血压范畴,那么我国几乎一半的人都是“高血压”了,这将引起不必要的恐慌,给人们的精神及经济带来压力,给社会卫生资源造成负担。因此,我国心脏病专家采用“正常高限血压”来替代“高血压前期”的名称。《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将120~139/80~89mmHg定义为正常高值血压,其血压范围与美国定义的“高血压前期”相同。根据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中国正常高值血压人数约占总人口的30%。
高血压前期对身体的危害
近年来,国内外通过研究,已逐步认识到正常高值血压对身体也有危害。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从115/75mmHg开始,随着血压升高,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也逐步增高。美国一项随访10年的研究表明,高血压前期者脑梗死和心肌梗死的相对危险性大大增加;欧美国家与日本的研究发现,高血压前期人群微蛋白尿危险、颈动脉内膜厚度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血压较低者明显增加;我国中年人群10年随访结果表明,高血压前期的人群患心血管病几率较血压小于110/75mmHg者增加1倍以上,血压为120~129/80~84mmHg者与130~139/85~89mmHg者相比,10年进展为高血压的比例分别为45%和64%。鉴于高血压前期人群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已明显升高,所以有必要进行有效的干预治疗。
如何有效干预高血压前期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并不推荐对没有其他危险因素而只是单纯高血压前期的人群采用药物治疗,只是建议他们采取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内容包括:戒烟、减肥、适当运动、减少酒和盐的摄入、多吃水果和蔬菜、减少食物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和脂肪总量、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等。之所以不主张本阶段应用降压药物治疗,是考虑到目前还没有循证医学证据证明,使用降压药物治疗能给这些人群带来更大的好处,而积极的生活方式改善能够得到良好的效果。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