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传统的治疗方式是一种阶梯式治疗模式,从饮食运动治疗开始,继而口服降糖药物单药治疗,根据血糖情况调整药物剂量,如血糖不能够满意控制,开始联合用药,最后过渡到胰岛素治疗。这种按部就班的治疗模式必然使患者在接受胰岛素治疗之前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高血糖状态,当不得不使用胰岛素治疗时,胰岛B细胞功能已经丧失殆尽。因此有必要重新调整目前的治疗策略,在B细胞功能保留更多的情况下,提前启动胰岛素治疗。
优化胰岛素治疗方案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应该遵循以下几项原则:①“治疗达标”的原则;②胰岛素治疗应尽可能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③治疗方案应简便易行;④正确掌握开始胰岛素治疗的时机;⑤通过选择适当的胰岛素制剂和方案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低血糖;⑥制订有效的胰岛素剂量调整方案。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胰岛素种类多种多样,胰岛素治疗方案也五花八门,不管采用哪一种治疗方案,血糖控制达标都是治疗的关键所在。下面是几种常用的胰岛素治疗方案:①口服降糖药物联合胰岛素皮下注射控制血糖;②每日2次或者更多次的预混胰岛素注射;③三餐前注射短效或超短效胰岛素,睡前使用中效胰岛素或长效胰岛素;④短效或超短效胰岛素持续胰岛素泵注射。
胰岛素应用原则
对于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原则是越早越好。口服降糖药物联合胰岛素治疗的建议是:糖尿病患者在饮食和口服降糖药的基础上血糖控制不达标者,当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7.5%可以联合胰岛素治疗。这是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糖尿病治疗指南中胰岛素开始使用的建议。胰岛素治疗的现实目标是,在没有不能接受的低血糖发生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糖化血红蛋白。
患了2型糖尿病需要胰岛素治疗,以实现血糖控制达标的患者数量正在快速增长,因此,有必要制订简便经济的治疗策略,以便于胰岛素治疗的开展。有关胰岛素治疗方案的选择,既往的荟萃分析以及综述资料均推荐:“口服药物加用每天1次基础胰岛素注射”作为开始胰岛素治疗的首选最佳方案。有关基础胰岛素的选择,与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NPH)相比,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的时间与效应曲线更平稳,作用时间也更长。使用口服药物加用甘精胰岛素(来得时)可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减少血糖波动,并且便于开始胰岛素治疗。
选择基础胰岛素:NPH还是甘精胰岛素(来得时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