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糖尿病

首页 > 内科 > 糖尿病 > 病因 > 正文

糖尿病人为何“饿得慌”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18日

  首先排除低血糖

  在糖尿病的治疗中,饮食控制是基础疗法,使用降糖药物是降低血糖,延缓和阻止糖尿病并发症的主要手段。但此时应避免因吃得过少,或者由于降糖药物作用过强而诱发低血

  糖反应,轻者出现头昏,心慌,饥饿感,出汗等症状,重者则可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假如患者经常出现饥饿感,应检查排除低血糖。

  血糖高也会伴有饥饿感

  原因在于,患者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使得葡萄糖进入细胞减少及氧化磷酸化减弱。除肝、脑红细胞外,葡萄糖进入脂肪及肌肉细胞膜时需有胰岛素促进载体转运,当胰岛素受体不敏感或分泌不足时葡萄糖进入细胞减少。若机体细胞得到的能量不足,细胞缺糖的刺激不断传入大脑,从而使大脑不时发出对糖需求指令,产生“饥饿”的信号。同时病人血糖升高,其渗透性利尿,大量葡萄糖丢失,也可导致病人能量不足,而需要通过多食来调节。

  饥饿难忍有对策

  1.主食是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不能吃得过少。一般来说,轻体力劳动者每日主食量约为300~400g(6~8两),重体力劳动每日则应达到500g以上。每周减少主食量100~200克,约一个月限制到每日300克左右。

  2.心理方法。减少饮食量,不要有事先的饥饿思想准备,通过一段时间的忍耐就能适应,对糖尿病人重要的是营养平衡,过量的饮食无疑会给机体有关脏器组织带来负担。

  3.调整病人的饮食结构。应多吃低热能、高容积的食品,如黄瓜、大白菜、豆芽、菠菜、冬瓜、南瓜以及海藻类、磨菇类、豆腐等;多选用粗杂粮代替细粮,如红豆粥、荞麦面、玉米面制作的馒头、面条等。一些专用的保健食品如荞麦挂面、绿豆饼干等,可作为饥饿感严重时加餐之用。

  • 吴中华

    吴中华

    主任医师擅长:失眠
  • 余立松

    余立松

    主任医师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内科疑难杂症
  • 蔡长明

    蔡长明

    主任医师擅长:各种不明原因发热、贫血的诊治以及白血病,淋
  • 邵迎新

    邵迎新

    主任医师擅长:甲亢,甲状腺瘤,甲减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