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糖尿病

首页 > 内科 > 糖尿病 > 病因 > 正文

过分降血糖也伤“身”!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18日


  对于糖尿病病友来说,精细控制血糖是必修课。而病友在服用降糖药或使用胰岛素的过程中,必须警惕低血糖的发生。因为低血糖对于病友控制病情是十分不利的。

  低血糖的不良影响

  1.低血糖使胰岛素的对抗激素(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胰升血糖素、生长激素等)分泌增加而引起反应性高血糖,即苏木杰现象,这会对糖尿病的代谢控制产生不利影响。

  2.低血糖减少对脑组织细胞的供能,多次反复的低血糖可使患者的脑细胞受损害,使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甚至痴呆,留下终生后遗症。

  3.低血糖使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心脏的供能、供氧遭受阻碍而产生心律紊乱,例如心房纤颤,甚至急性心肌梗死。

  哪些情况病友易出现低血糖

  所有的糖尿病病友在控制血糖的过程中均应注意有无低血糖的发生,但是处于下列情况的病友应特别注意:

  1.糖尿病早期或诊断糖尿病之前,尤其是肥胖者,多在餐后3~5小时出现。这是因为这些患者体内的胰岛素分泌延迟,餐后0.5—1小时血糖达到高峰时,胰岛素水平未达到高峰,而在餐后2小时后血糖下降时,胰岛素的高峰来临而产生低血糖。

  2.用外源胰岛素治疗期间产生的低血糖

  (1)胰岛素剂量过大或病情好转时未及时减少胰岛素剂量,还有就是注射混合胰岛素时,长短效胰岛素剂量的比例不当,长效胰岛素比例过大易出现夜间低血糖。

  (2)注射胰岛素的部位对胰岛素的吸收不好,使吸收的胰岛素时多时少而产生低血糖。

  (3)注射胰岛素后没有按时进餐,或因食欲不好未能吃够正常的饮食量。

  (4)临时性体力活动量过大,没有事先减少胰岛素剂量或增加食量。

  (5)脆性糖尿病患者,即病情控制不稳定者。

  (6)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使用中、长效胰岛素时。

  3.口服磺脲类降糖药引起低血糖

  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如果磺脲类降糖药使用不当,常会出现低血糖。据报道在药物诱发的低血糖中,磺脲类药物占70%,特别是作用时间较长的磺脲类药物。

  4.相对性低血糖

  所谓相对性低血糖,即在治疗糖尿病时,患者原来血糖较高,经用胰岛素后在短时间内血糖下降过快或下降幅度过大,患者出现心慌、出汗、手抖、饥饿等低血糖症状。实际检测当时血糖,仍在正常范围或稍高于正常水平。

  哪些情况提示低血糖

  上述不同原因所致低血糖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即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包括出汗、手抖、心慌、饥饿感、烦躁等;中枢神经功能不全的症状,包括头痛、视物不清、精神病样改变、痴呆、昏迷等。

  低血糖的临床表现、严重程度取决于:

  1.血糖降低的绝对程度;

  2.病人的年龄;

  3.血糖下降的速度;

  4.低血糖持续的时间;

  • 吴中华

    吴中华

    主任医师擅长:失眠
  • 余立松

    余立松

    主任医师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内科疑难杂症
  • 蔡长明

    蔡长明

    主任医师擅长:各种不明原因发热、贫血的诊治以及白血病,淋
  • 邵迎新

    邵迎新

    主任医师擅长:甲亢,甲状腺瘤,甲减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