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糖尿病

首页 > 内科 > 糖尿病 > 病因 > 正文

糖尿病自测误区 你知道几个?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18日

  北京大学糖尿病中心主任、糖尿病专家钱荣立教授曾指出:通过“五驾马车”即饮食、运动、医药、教育、监测全面综合治疗、综合控制病情,只要和医院配合好,糖尿病人可以 “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这里面,自我监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很多患者在自我监测方面却存在误区,导致病情加重。为此,我们专门邀请本市糖尿病专家为糖友解读,帮你掌握正确方法。

  误区一

  不定期到医院测血压

  不少糖尿病人都知道定期监测血糖的重要性,却忽视了血压的变化的监测对了解和观察糖尿病病情发展的重要性。因为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血压升高,如果频繁发生高血压,还会对心血管、心脏造成损害。

  专家支招: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正常血压值为130/85 mmHg。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电子血压计有一定误差,测量效果不如医院常用的水银柱血压计。因此,糖尿病患者最好定期到医院测量血压。

  误区二

  只用家用血糖仪测试血糖

  家用血糖仪在糖尿病患者中已比较普及,它使用起来很方便,只要操作正确结果的准确性也比较高。但一些家用血糖仪只能通过查指尖血来监测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有一定的局限性。当血糖超过13.3mmol/L或低于1.1mmol/L时,这种血糖仪就不能显示数字了,而是显示代表过高(HIGH)或过低(LOW),再加上操作不当等因素,家用血糖仪测定结果往往不甚准确。

  专家支招:当患者的血糖值过高(家用)血糖仪不能正确读数时,就需要到医院取静脉血进行检测,必要时还要查酮体,及时进行治疗。同时要定期将家中的血糖仪与医院的专业仪器进行对比调整,得出一个正确的数值。

  误区三

  早起测空腹血糖前服降糖药

  有的患者有每天早起后在早餐前服用降糖药物的习惯,即使要测空腹血糖,也按老习惯服药。但这肯定会影响血糖值,因此空腹测血糖前千万不要吃药。此外,糖尿病患者在复查血糖的一定时间段要保持生活和服药习惯,不要故意少吃东西或不吃降糖药,因为这也会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影响治疗。

  专家支招:到医院检测的前一天晚上10点后最好不吃不喝,晚餐也别吃太油腻的。

  误区四

  不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

  不少患者看自己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比较正常,就不愿意再测糖化血化蛋白。殊不知,每次测的空腹血糖或餐后血糖,只能代表血糖当时的情况,而不能反映一段时间里人的总体血糖情况。糖化血红蛋白能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治疗方案是否有效,是否需要给患者调整治疗方案。

  专家支招:每三个月需要到医院做一次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查;一到三个月要检测一次尿微量蛋白,监测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是否存在早期的轻微损害;如果持续高血糖超过13.3mmol/L时,就要到医院做尿酮体检测。

  误区五

  不注意保护脚部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患者中,足坏疽的发生率比非糖尿病人高17倍。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即使是足部轻微的损伤,也有可能引起感染,发生坏疽甚至截肢。

  专家支招:每天要用温水和无刺激性的肥皂清洗双脚,水温不要过高。还要注意保持足部及脚趾间的干燥;如果脚上有茧子或鸡眼,千万不能用手抠或用小刀,也不要贴鸡眼膏等刺激性化学药物;千万不能赤脚穿鞋,鞋子最好选圆头、平底、软牛皮的等。一旦发现脚部有感染、磨损、水泡等,要及时和医生联系及时处理。

  误区六

  运动前不监测血糖

  • 吴中华

    吴中华

    主任医师擅长:失眠
  • 余立松

    余立松

    主任医师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内科疑难杂症
  • 蔡长明

    蔡长明

    主任医师擅长:各种不明原因发热、贫血的诊治以及白血病,淋
  • 邵迎新

    邵迎新

    主任医师擅长:甲亢,甲状腺瘤,甲减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